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荒漠化防治研究团队依托于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开展了草地沙化裸斑借助原位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研究。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4个面积在19-898m2之间草地沙化裸斑,调查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密度,以及地上植被组成、丰度和盖度,最终确定土壤种子库与裸斑生境的关系。
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较低,土壤种子库不能提供足够的种源,裸斑植被恢复需要进行种源添加;面积在300-900m2之间的裸露斑块,应以增加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为主的恢复措施;面积小于50m2的裸露斑块,应以提高植被密度为主的恢复措施。
以上研究结果以“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oil seed bank for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s”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荒漠化防治课题组王永翠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周全来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601588)和辽宁省面上基金(2019-MS-340)等多项课题的资助。

图1 不同面积的草地沙化裸斑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变化

图2 裸斑与原位生境关系的RD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