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约5300-4500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一周年,对良渚土遗址保护更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杭州良渚遗址监测管理中心的监测大厅,已经实现了土壤墒情、土体温湿度、土体风化剥落、局部气象等监测指标的可视化,可对遗址的灾害进行及时有效的研判。然而,由于良渚地处干湿波动频繁的气候环境,全面了解良渚土遗址生态大环境与微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尤为重要。2019年4月,南开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良渚遗址遗产检测中心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联合发表微生物病害相关论文,迈出了良渚土遗址保护的关键一步。2019年末,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的良渚古城遗址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正式立项,旨在通过对土壤、植被与微生物的系统研究,为遗址保护的“数字大脑”提供数据积累,为良渚古城及其文化内涵的完整传承贡献力量。(应用土壤化学组)

对良渚土遗址本体病害微生物进行取样调查(左:老虎岭,右:南城墙)

对良渚遗址公园土壤与植物进行取样调查(左:小莫角山,右:大莫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