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化学计量组研究团队以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连续进行七年氮素添加的实验平台为依托,分别从物种水平和群落水平上研究了氮沉降对该地区植物凋落物质量(氮、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氮素添加将通过影响凋落物化学组分及群落组成进而提高凋落物质量。随着氮素添加速率的增加,种间变异对凋落物质量变化的相对贡献逐渐增加。当考虑群落组成变化时,植物凋落物质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更为敏感。尽管凋落物化学组分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在驱动凋落物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的研究较多,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氮沉降下群落组成变化及其与种内变异的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的影响。
研究结果以Quantifying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grassland litter chemical traits为题发表在Biogeochemistry杂志上(DOI 10.1007/s10533-018-0466-6),侯双利博士是该论文第一作者,吕晓涛研究员是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503和31470505) 和中科院科技先导专项(XDB15010403)等资助。
论文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