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毒理学组谢凌天研究员、吴星副研究员及其合作作者,通过Se的食物相摄食途径的方法系统的探讨了食物相硒在食蚊鱼(Heterandria formosa)体内的的毒性效应以及Se预暴露之后对Cd暴露的毒性、累积效应和拮抗作用的影响等。鱼体在暴露于安全Se含量范围(2 μg/g 干重)食物相预暴露10天,之后再暴露于0.5 mg/L的Cd中5天,研究结果表明(如图):在Se暴露中,不管是Se(IV)还是有机硒(Se-Met),硒在鱼体的累积都很快,二者在鱼体的累积差异并不明显。Se暴露后鱼体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和CAT水平升高,相反的是Na+/K+-ATP酶含量降低鳃中;Cd单独暴露后,引起了鱼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升高,和CAT降低,这两点是和Se暴露相反的;而Na+/K+-ATP酶的降低是和Se暴露一样的,暗示了毒性在微观尺度,Cd和Se均能产生一定的毒性。Se预暴露后对Cd的累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为Cd的吸收和累积降低,毒性被一定程度减弱。
这些结果显示:Se富集的食物在鱼体吸收后降低了Cd的一定的毒性,并且Se的有益性和有害性可能会同时出现,这增加了鱼体在摄入食物相Se后真正作用评估的难度。
文章以“A low level of dietary selenium has both beneficial and toxic effects and is protective against Cd-toxicity in the least killifish Heterandria formosa”为题已发表在Chemosphere (2016: 161, 358-364.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6.07.035)。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49、41303087、21267015、21567019)、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基金(2015MS0804、2015e2016)的支持。

图1 Se暴露前(A)后(B)食蚊鱼体内Se和Cd的含量

图2 Se暴露前(A)后(B)食蚊鱼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

图3 Se暴露前(A)后(B)食蚊鱼体内CAT水平的变化

图4 Se暴露前(A)后(B)食蚊鱼体内Na/K ATP酶含量的变化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