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至15日,考察团在新疆大学绿洲实验室玉米提·哈力克教授陪同下,对乌鲁木齐天山北坡水西沟、板房沟一带天然云杉林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利用无人机对胡杨林和沙漠公路固沙植被带进行了大范围调查,利用大地阻抗仪对胡杨林地下水位进行了测量,对胡杨林的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固沙植被带,与滴灌管理人员针对沙漠公路沿线固沙植被滴灌、成本、生长等情况进行了讨论,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段进行了地下水位监测。同时,考察团成员与绿洲实验室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绿洲实验室吕光辉主任主持学术交流会。玉米提?哈力克向大家介绍了研究团队概况以及近年来在河岸林生态修复与重建、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两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朱教君回应玉米提?哈力克的报告内容,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建设40年评估的情况,并应邀作“林窗与森林更新”的学术报告,并与绿洲实验室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交流,围绕新疆地区生态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热烈讨论。
16日,考察团在策勒站进行学术交流,策勒站站长曾凡江研究员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策勒站建站历史与发展历程、已取得成果、科研场所与植物标本等方面内容,并陪同考察团对策勒县的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进行了现场考察,对策勒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了航拍,对林带地下水位进行了测量。之后,朱教君在策勒站作“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水分机制”的学术报告,并与站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围绕荒漠化地区生态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17日至18日,考察团对乌鲁木齐南山地区(天山北坡,东、西白杨沟)的天然云杉林进行了调查,设置了临时样地,测定了胸径、树高、林隙、更新等相关指标。本次新疆防护林考察行程至此圆满结束。
上述考察为三北防护林建设40年评估中新疆地区防护林的准备评估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将推动我所与新疆大学绿洲实验室、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的交流与合作。(图/文 次生林组/清原站)

探讨胡杨林分布与更新问题

在胡杨林样地内使用大地阻抗仪测量地下水位

朱教君与玉米提·哈力克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观测塔上交流

朱教君在新疆大学绿洲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使用大地阻抗仪测量地下水位

调查策勒站周边新疆杨防护林

调查策勒站周边固沙植被

与在策勒站工作的新疆生地所研究生交流

朱教君在策勒站作学术报告

策勒站合影

调查南山云杉天然林样地

无人机航拍南山地区云杉天然林

航拍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

航拍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固沙植被带

航拍策勒县农田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