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了两次,还是勉强有点感慨,也算是给大家一个负面的例子。我本来觉得自己不会被录取的,都做好了调剂的准备,一个老师也明确表示在同等条件下录取我,结果居然进了复试。我几乎是在复试名单下了之后才开始准备的复试,万幸今年复试很水,所以我才能通过。
1.心态
我看到很多学霸考完之后,很淡定的说,我从来不觉得我考不上这是我应得的。说真的,我很崇拜这种人,但是我不是,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学业还是什么,除了自己准备的部分就是靠运气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我考了两年工业催化,经历了大小年。先不说去年我没进复试,即便是进了我也未必能p掉将近一半的人被录取。毕竟咱还是要实际一点。我本来就来自一个普通二本院校,老师们本着提高学生的考研成功率,十有八九会不建议我报大工,不过鉴于我脸皮的厚度,老师都予以支持。我第一年主要是数学和专业课的问题,但是专业课是在考完数学的下午考的,我上了考场脑子一片空白,连基本公式都记不起来,等我状态好点的时候,又快结束考试了,失败是妥妥的。等到后来再看专业课的题目时,有感觉还可以,都是比较基础的题型,所以我是输在心态上。今年考研我就淡定多了,我同学考完每一科之后都拉着脸,我还能调戏一下。而且,我一开始考试,就有种解放的感觉,还在英语考场上小睡了一会……主要我想说的是心态很重要。
2.英语
单词我没怎么背过,我同学都用的是新东方那本乱序的单词,一直背到考试之前,一遍一遍又一遍,把书都看的起毛了。我只背过黄皮书赠的那本单词,也只背了一遍。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调大行间距,早几年的真题只翻译不做,后几年的真题先做在翻译。把真题出现的生词都记到小本上,有时间就看一眼(但是好像我一直没时间)。不过我最巅峰的时候,前五年的题没有一句话不会翻译。我记得有个猴子实验的文章,我都会背了。另外,有人建议去看经济学人,我认为看了的同学自然是极好的,不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这群出题的疯子,会把原文里的简单句拼成长难句,好好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就这么被毁了。以大家准备考研的水平,看BBC的新闻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记得去年政治热门的东海识别区问题,当时BBC开了一个专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内容,看了一遍之后再和国内的相关内容横向对比,政治关于这个的内容就不用背了。
再说阅读,我买过张剑的黄皮书,也用过新东方的书,我个人偏向于新东方的书。我字典用的业界良心柯林斯双解,自己翻译完一篇文章之后再和两本书进行对比,你就发现张剑有些翻译比较牵强,新东方在这方面做得好一些。但是,张剑的翻译是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原文右边译文,之后是本节内容的分析,对比阅读比较方便。而新东方是逐段分析,等全文分析完了才有一个全文翻译,用试卷版的还好,用绿皮书的很是头疼。我是把十年真题打出来,边做边翻译,对我而言两本书没什么太大差别,随便一本就可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用功。
3.数学
我还是比较喜欢数学的,但是我两年数学都没考好,我就不说什么了,没什么能给大家建议的。
我用的双李的复习全书,线代笔记,660,440,陈文灯的真题。跟我一块二战那个男生数学超赞,随便你从那个资料里出一个题他都会,我跟他一起表示亚历山大。说起来这几本书基本就够了,那个男生说,做到他这种程度就可以放心不用在数学上下大功夫了。当然,这汉子十一月份就不怎么努力学数学了,但是数学成绩还是比较好的。有人会说,660题难或者怎么样,我是不同意的,他这本书一开始会有几个正常思路比较难解需要用特殊值法的题,随着做下去,就会发现后面的题很基础。13年的时候出了一个660里的原题,一个变型,14年的我没买,不知道有没有。此外,李永乐的书每年变化都不大,尤其是线代笔记,我13的书看08年的视频都能配套,这是个很神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