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王正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优青
一、国内外奖励及荣誉:
[1]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
[2]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责任专家
[3] 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科技委员会委员
[4]担任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5]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6] 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7] 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全国20人获奖)
[8] 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9] 获得全国“蔡诗东奖等离子体物理奖”
[10]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1] 获得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12] 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3] 获得宝钢教育奖
[14] 获得辽宁青年五四奖章
[15] 获得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16] 获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17] 获得“辽宁特聘教授”称号
[18] 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19] 获得大连青年五四奖章
[20] 获得“国际爱因斯坦奖”
[21] 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励基金
[22] 获得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3] 获得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颁发的“高被引作者奖”
二、发表论文:
长期致力于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并且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程序。在托卡马克磁流体不稳定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同行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正面评价。
[1] 关于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的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这是我国首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封面文章,并被选入 2015年度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2篇)
[2] 关于等离子体旋转与新经典撕裂模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7年再次被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
[3] 模拟美国DIII-D聚变装置上快粒子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2018年被美国物理联合会著名期刊Physics of Plasmas选为封面文章
[4] 关于微观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8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8篇), 并且被IOP评为 TOP 1% most-cited paper
[5] 关于高能粒子驱动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9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4篇)
三、指导研究生:
目前已指导十余名博士毕业生和数名硕士毕业生。
[1] 博士生范冬梅在日本九州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亚太核聚变能量输运会议上获得唯一“最佳墙报奖”,是该核聚变国际会议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博士生。
[2] 王玮获得了2016年度日本物理学会优秀发表赏(奖),整个等离子体领域共4人获奖,这是该奖项在近三年内唯一一次由中国研究生获得。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2004.32007.7
大连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博士
2002.92004.3
大连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硕士
1998.92002.7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
学士
1995.91998.7
大连市102中学
2009.11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教师
2007.102009.11
日本京都大学能源学院
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1. 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宏观与微观不稳定性。
2. 实验室核聚变等离子体中微观湍流以及能量输运。
3. 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
4. 低温以及尘埃等离子体非线性动力学。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核聚变等离子体约束与输运研究团队课题组着眼于国际前沿方向的研究与交流学习,以学科发展为使命,采用自主开发的以及引进国内外的大型模拟程序与实验相结合对托卡马克磁流体不稳定模式、磁流体与漂移波湍流相互作用、尘埃等离子体波与不稳定性等进行模拟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2名、硕博研究生20余名。
郑殊
王丰
魏来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论文成果 More>>
Zhu, Xiao-Long,Wang, Feng,Wang, Zheng-Xiong.Nonlinear simulation of multiple toroidal Alfv??n eigenmodes in tokamak plasmas[J],Chinese Physics B,2020,29(2)
Du, Huarong,Dong, J. Q.,Liu, J. Y.,Wang, Z. X..Short wavelength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hollow density profiles[J],PHYSICS OF PLASMAS,2020,27(1)
Wei, L.,Yu, F.,Wang, Z. X..Unstable spectra of the tearing modes in a triple current sheet configuration with sub-Alfvenic shear flows[J],PHYSICS OF PLASMAS,2020,27(1)
Shi, Z. B.,Zhang, T.,Kim, J.,Kwon, J. M.,Kobayashi, T.,Lee, W. C.,Cheng, J.,Xu, Y. H.,Tokuzawa, T.,Qiu, Z. Y.,Sasaki, M.,Zhong, W. L.,Ida, K.,Wang, Z. X..Summary of the 8th Asia-Pacific Transport Working Group (APTWG) Meeting[J],NUCLEAR FUSION,2019,59(4)
Liu, Tong,Wang, Zheng-Xiong,Wang, Jialei,Wei, Lai.Suppression of explosive bursts triggered by neo-classical tearing mode in reversed magnetic shear tokamak plasmas via ECCD[J],NUCLEAR FUSION,2018,58(7)
Wang, W.,Kishimoto, Y.,Imadera, K.,Li, J. Q.,Wang, Z. X..A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and sustainment of the self-organized global profile and E x B staircase in tokamak plasmas[J],NUCLEAR FUSION,2018,58(5)
专利
暂无内容
著作成果
Comment on "low frequency dusty plasma modes in a uniform magnetic tiered" [Phys. Plasmas 9, 4396 (2002)] (multiple letter)
科研项目 More>>
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计算服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8/06/01-2019/06/01, 进行
多螺旋新经典撕裂模的数值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6/08/17, 进行
磁约束核聚变中磁流体不稳定性的模拟研究,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 2015/10/28, 进行
磁约束聚变物理基础问题研究, 国家科技部 , 2013/10/08, 进行
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旋转对双撕裂模演化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 2011/01/01-2013/12/31, 完成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双撕裂模与离子温度梯度模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 2010/12/02, 完成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1]Zhu, Xiao-Long,Wang, Feng,Wang, Zheng-Xiong.Nonlinear simulation of multiple toroidal Alfv??n eigenmodes in tokamak plasmas[J],Chinese Physics B,2020,29(2)
[2]Du, Huarong,Dong, J. Q.,Liu, J. Y.,Wang, Z. X..Short wavelength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hollow density profiles[J],PHYSICS OF PLASMAS,2020,27(1)
[3]Wei, L.,Yu, F.,Wang, Z. X..Unstable spectra of the tearing modes in a triple current sheet configuration with sub-Alfvenic shear flows[J],PHYSICS OF PLASMAS,2020,27(1)
[4]Shi, Z. B.,Zhang, T.,Kim, J.,Kwon, J. M.,Kobayashi, T.,Lee, W. C.,Cheng, J.,Xu, Y. H.,Tokuzawa, T.,Qiu, Z. Y.,Sasaki, M.,Zhong, W. L.,Ida, K.,Wang, Z. X..Summary of the 8th Asia-Pacific Transport Working Group (APTWG) Meeting[J],NUCLEAR FUSION,2019,59(4)
[5]Liu, Tong,Wang, Zheng-Xiong,Wang, Jialei,Wei, Lai.Suppression of explosive bursts triggered by neo-classical tearing mode in reversed magnetic shear tokamak plasmas via ECCD[J],NUCLEAR FUSION,2018,58(7)
[6]Wang, W.,Kishimoto, Y.,Imadera, K.,Li, J. Q.,Wang, Z. X..A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and sustainment of the self-organized global profile and E x B staircase in tokamak plasmas[J],NUCLEAR FUSION,2018,58(5)
[7]Zhao, Nan,Chen, Liang,Hu, Guanghai,Zhang, Wei,Yan, Ning,Xu, Guosheng,Wang, Zhengxiong,Chen, Ran,Wang, Huiqian,Wang, Liang,Ding, Siye,Shao, Linming.The observation of small ELM post-cursor mode in EAST[J],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2018,20(2)
[8]Shen, Yong,Wang, J. L.,Dong, J. Q.,Sun, A. P.,Han, M. K.,Du, H. R.,Wang, Z. X.,He, H. D.,He, Z. X.,Wang, L. F..Impurity induced kinetic shear Alfven and kinetic ballooning instabilities in tokamak plasmas[J],NUCLEAR FUSION,2018,58(1)
[9]王正汹.Toroidal Alfvén eigenmode triggered by trapped anisotropic energetic particles in a toroidal resistive plasma with free boundary[J],Nuclear Fusion,2018,58(4):46016-46016
[10]王正汹.NIMROD calculations of energetic particle driven toroidal Alfvén eigenmodes[J],Physics of Plasmas,2018,25(1):12501-12501
[11]王正汹.Impurity induced kinetic shear Alfvén and kinetic ballooning instabilities in tokamak plasmas[J],Nuclear Fusion,2018,58(1):14004-14004
[12]王丰,王正汹.Hybrid simulations of fishbone instabilities and Alfvén eigenmodes in DIII-D tokamak[J],Physics of Plasmas,2018,25(12):122504-122504
[13]王正汹.A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and sustainment of the self-organized global profile and E × B staircase in tokamak plasmas[J],Nucl. Fusion,2018,58(5):56005-56005
[14]Yang, S. X.,Liu, Y. Q.,Hao, G. Z.,Wang, Z. X.,He, Y. L.,He, H. D.,Wang, A. K.,Xu, M..Multiple branches of resistive wall mode instability in a resistive plasma[J],PHYSICS OF PLASMAS,2018,25(1)
[15]Du, Huarong,Jhang, Hogun,Hahm, T. S.,Dong, J. Q.,Wang, Z. X..Properties of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trapped electron modes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inverted density profiles[J],PHYSICS OF PLASMAS,2017,24(12)
[16]Zhao, N.,Chen, R.,Shao, L. M.,Yan, N.,Xu, G. S.,Wang, Z. X.,Wang, H. Q.,Zhang, W.,Wang, L.,Liu, S. C.,Ding, S. Y..The observation of field-aligned current during type-III ELM in EAST[J],RADIATION EFFECTS AND DEFECTS IN SOLIDS,2017,172(7-8):555-566
[17]Jhang, Hogun,Ghim, Y.c.,Wang, Zheng-Xiong,Kwon, J. M.,Tamura, N..Summary of the 6th asia-pacific transport working group (APTWG) meeting[J],NUCLEAR FUSION,2017,57(8)
[18]王正汹,魏来,王佳磊.多螺旋新经典撕裂模大规模模拟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2017,1
[19]Liu, T.,Yang, J. F.,Hao, G. Z.,Liu, Y. Q.,Wang, Z. X.,Zheng, S.,Wang, A. K.,He, H. D..Multiple MHD instabilities in high-beta(N) toroidal plasmas with reversed magnetic shear[J],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2017,59(6)
[20]Ren, Zhen-Zhen,Wang, Feng,Fu, G.Y.,Shen, Wei,Wang, Zheng-Xiong.Energetic particle modes of q=1 high-order harmonics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monotonic weak magnetic shear[J],PHYSICS OF PLASMAS,2017,24(5)
共79条1/4首页上页下页尾页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专利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Comment on "low frequency dusty plasma modes in a uniform magnetic tiered" [Phys. Plasmas 9, 4396 (2002)] (multiple letter)
共1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计算服务, 2018/06/01-2019/06/01, 进行
多螺旋新经典撕裂模的数值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08/17, 进行
磁约束核聚变中磁流体不稳定性的模拟研究, 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2015/10/28, 进行
磁约束聚变物理基础问题研究, ITER计划, 2013/10/08, 进行
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旋转对双撕裂模演化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2011/01/01-2013/12/31, 完成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双撕裂模与离子温度梯度模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010/12/02, 完成
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2010/12/31, 完成
撕裂模不稳定性与微观湍流相互作用及相关反常输运的研究, ITER计划, 2010/03/30-2013/05/31, 完成
反常输运, ITER计划, 2012/10/24-2018/07/06, 完成
磁流体不稳定性的若干关键物理问题研究, ITER计划, 2013/10/08, 完成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不稳定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09/25-2016/12/31, 完成
托卡马克锯齿振荡中q=1髙阶模式物理特性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9/25-2016/12/31, 完成
在有磁岛的磁场位型中离子温度梯度模物理特性的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09/25-2013/12/31, 完成
外部驱动对磁流体模式作用研究, ITER计划, 2009/06/30-2012/07/31, 完成
等离子体电磁湍流模拟技术服务合同, 2018/12/15-2019/05/15, 进行
燃烧等离子体中高能量粒子相关物理的理论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08/01, 进行
台基区多种高模数微观不稳定性及杂质输运的动理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08/16, 进行
共17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