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李晓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7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李晓娜,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薄膜材料和Cu合金体材料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持续进行金属与硅的界面反应问题研究,擅长电子显微分析。精通各种薄膜样品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电镜样品制备技术,以及薄膜制备技术。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骨干,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3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际PCT专利1项。主编教材64万字教材一部《材料微结构分析原理与方法》。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1998.32002.4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物理化学
博士
1994.91997.4
大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硕士
1990.91994.7
大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学士
2007.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2003.122007.12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1999.82003.12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讲师
1997.41999.8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教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功能薄膜,Cu合金材料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1. 高稳定性低电阻率Cu合金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学术贡献一:提出无扩散阻挡Cu种籽层中添加小原子元素的新思路,证实了小原子元素也可以显著提高Cu的稳定性,这一思路对保持其优良电学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首次将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应用到无扩散阻挡Cu种籽层的成分设计中,获得了高稳定性、低电阻率的三元Cu合金薄膜。
Cu种籽层中直接加入少量元素来制备无扩散阻挡层Cu互连结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采用磁控溅射在单晶Si(100)基体上溅射沉积Cu(C)合金薄膜,研究了小原子C的加入对Cu膜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膜中小原子C的加入明显的改善了薄膜的热稳定性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Cu(C)薄膜与界面之间形成了一层含C的纳米级的自钝化非晶层,自钝化非晶层的存在明显的抑制了Cu-Si之间的界面反应。第二,薄膜中多余的C会越过膜基界面向Si基体顶部扩散,甚至与Si反应生成纳米量级的SiC,进一步显著提高Cu膜稳定性降低电阻率。低电阻率以及高热稳定性的Cu(C)薄膜为小原子作为Cu合金化中添加元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进一步,将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应用到无扩散阻挡层Cu互连薄膜中。采用磁控共溅射法,选择Mo、Nb、Sn等作为第三组元,制备共掺杂的稀Cu合金薄膜,研究掺杂成分和相应的团簇结构对Cu膜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证明了(MNi12)团簇这种掺杂方式可以有效抑制退火过程中的Cu-Si互扩散,并且不阻碍Cu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保持较好的电性能。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高稳定性低电阻率Cu合金薄膜的制备成功,为解决扩散阻挡层制备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保障,它可以简化现有的Cu导线制备工艺,有效地降低整体电阻。
这部分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Applied Surface Science,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和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上。获得PCT国际专利一项(主权国家:美国和中国)。
2. 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材料研究
学术贡献二:以晶态β-FeSi2为基础,将团簇线判据应用于非晶FeSi2的成分设计,首次获得了具有半导体性能的Fe-Si-Al、Fe-Si-B、Fe-Si-Cr系三元非晶薄膜,明确了非晶态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的制备工艺。
非晶FeSi2有望替代晶态β-FeSi2,实现铁硅化物在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由于非晶FeSi2光电性能强烈依赖于非晶态中的短程有序,我们利用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的团簇线判据做指导,选择了合适的第三组元对FeSi2进行合金化,在非晶态Fe4Si8-zAlz系,(Fe3M1) xSiy(M = B、Cr、Ni、Co)系三元薄膜及块体材料的研究中,首次获得了具有半导体性能的Fe-Si-Al、Fe-Si-B、Fe-Si-Cr系三元非晶薄膜,明确了上述非晶薄膜的制备工艺。

非晶态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的制备成功,填补了常规元素构成的窄带隙非晶材料的空缺,同时第三组元的引入,使得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三元非晶薄膜的带隙宽度,这为其最终利用于光电以及热电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部分工作得到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JAC、Thin Solid Films和物理学报 等SCI检索期刊上,获得发明专利3项。
3. Cu合金抗氧化特性与微结构
学术贡献三:探索了合金元素在Cu中所处的状态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几种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的指导下,对白铜合金进一步微合金化,设计了系列合金成分, 并对其抗高温氧化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合金元素以固溶或析出态存在时所达到的抗氧化效果不同,以团簇形式加入,形成稳定固溶体结构,可以降低Cu-Ni-Si合金的化学反应活性;如果以析出态存在,则需要利用优先氧化的机理来保护Cu基体,Cu-Ni-Cr系列合金的抗高温氧化能力与Cr/Ni比有密切联系。
建立Cu合金抗氧化特性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对于从提高Cu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这部分工作得到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JMR和物理学报上。
此外,利用申请人的微结构分析特长,与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法国南锡矿院、梅兹大学以及台湾科技大学间保持交流合作。以电镜实验为主,与Grosdidier教授共同研究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下材料发生的微结构变化,与朱槿教授共同进行无扩散阻挡层Cu合金薄膜的研究,结合联合培养学生的工作情况经常进行互访。交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篇SCI论文中。


论文成果 More>>


Camacho, Ramon A. Paredes,Wu, Ai-Min,Jin, Xiao-Zhe,Dong, Xu-Feng,Li, Xiao-Na,Huang, Hao.Effective carbon constraint of MnS nanoparticle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9,437
Li, X. N.,Zheng, Y. H.,Liu, Y. B.,Wang, C. Y.,Li, Z. M.,Yu, Q. X.,Dong, C..Effects of adding elements M (M = C, B, Mn, Al and Al plus Co) on stability of amorphous semiconducting Fe-Si film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2018,29(12):10550-10560
Ma, Y.,Wang, Q.,Jiang, B. B.,Li, C. L.,Hao, J. M.,Li, X. N.,Dong, C.,Nieh, T. G..Controlled formation of coherent cuboidal nanoprecipitates in body-centered cubic high-entropy alloys based on Al-2(Ni,Co,Fe,Cr)(14) compositions[J],ACTA MATERIALIA,2018,147:213-225
Wen, D. H.,Liaw, P. K.,Wang, Q.,Jiang, B. B.,Zhang, C.,Li, X. N.,Chen, G. Q.,Tang, R.,Zhang, R. Q.,Dong, C..Developing fuel cladding Fe-25Cr-22Ni stainless steels with high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ies via Mo/Nb/Ti/Ta/W alloying[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CESSING,2018,719:27-42
李晓娜,董闯.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of Cu alloy films by strong in teraction between Ni an d Zr (or Fe)[J],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2018,51(13):135304-
邓德伟,刘倩倩,李晓娜,于涛,张林,王罡,张洪潮.脉冲电流对再制造毛坯裂纹尖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46(08):2208-2213

专利 More>>


一种可变带隙的Fe-B-Si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低电阻率高热稳定性的Cu-Ni-Mo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用团簇固溶模型稳定N的高硬度Cu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hin Film of Copper-Nickel-Molybdenum Allo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的Cu-Ni-F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著作成果


材料微结构分析原理与方法

科研项目 More>>


新型复合涂层/易反偏析合金快速凝固成形制备技术, 国家科技部 , 2017/08/02, 进行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非晶Si(Fe)基薄膜的研究, 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2017/04/18, 进行
红沿河核电厂TEC继电器触点失效原因分析项目分包合同,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6/10/08-2016/11/30, 进行
无扩散阻挡层Cu膜的掺杂元素设计, 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2008/01/01-2010/12/31, 完成
半导体非晶FeSi2薄膜的合成及成分设计, 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2008/01/01-2010/12/31, 完成
团簇固溶的高化学稳定性导电Cu合金薄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2/09/25-2016/12/31, 完成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1. 高稳定性低电阻率Cu合金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学术贡献一:提出无扩散阻挡Cu种籽层中添加小原子元素的新思路,证实了小原子元素也可以显著提高Cu的稳定性,这一思路对保持其优良电学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首次将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应用到无扩散阻挡Cu种籽层的成分设计中,获得了高稳定性、低电阻率的三元Cu合金薄膜。
Cu种籽层中直接加入少量元素来制备无扩散阻挡层Cu互连结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采用磁控溅射在单晶Si(100)基体上溅射沉积Cu(C)合金薄膜,研究了小原子C的加入对Cu膜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膜中小原子C的加入明显的改善了薄膜的热稳定性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Cu(C)薄膜与界面之间形成了一层含C的纳米级的自钝化非晶层,自钝化非晶层的存在明显的抑制了Cu-Si之间的界面反应。第二,薄膜中多余的C会越过膜基界面向Si基体顶部扩散,甚至与Si反应生成纳米量级的SiC,进一步显著提高Cu膜稳定性降低电阻率。低电阻率以及高热稳定性的Cu(C)薄膜为小原子作为Cu合金化中添加元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进一步,将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应用到无扩散阻挡层Cu互连薄膜中。采用磁控共溅射法,选择Mo、Nb、Sn等作为第三组元,制备共掺杂的稀Cu合金薄膜,研究掺杂成分和相应的团簇结构对Cu膜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证明了(MNi12)团簇这种掺杂方式可以有效抑制退火过程中的Cu-Si互扩散,并且不阻碍Cu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保持较好的电性能。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高稳定性低电阻率Cu合金薄膜的制备成功,为解决扩散阻挡层制备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保障,它可以简化现有的Cu导线制备工艺,有效地降低整体电阻。
这部分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Applied Surface Science,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和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上。获得PCT国际专利一项(主权国家:美国和中国)。
2. 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材料研究
学术贡献二:以晶态β-FeSi2为基础,将团簇线判据应用于非晶FeSi2的成分设计,首次获得了具有半导体性能的Fe-Si-Al、Fe-Si-B、Fe-Si-Cr系三元非晶薄膜,明确了非晶态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的制备工艺。
非晶FeSi2有望替代晶态β-FeSi2,实现铁硅化物在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由于非晶FeSi2光电性能强烈依赖于非晶态中的短程有序,我们利用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的团簇线判据做指导,选择了合适的第三组元对FeSi2进行合金化,在非晶态Fe4Si8-zAlz系,(Fe3M1) xSiy(M = B、Cr、Ni、Co)系三元薄膜及块体材料的研究中,首次获得了具有半导体性能的Fe-Si-Al、Fe-Si-B、Fe-Si-Cr系三元非晶薄膜,明确了上述非晶薄膜的制备工艺。

非晶态半导体型金属硅化物薄膜的制备成功,填补了常规元素构成的窄带隙非晶材料的空缺,同时第三组元的引入,使得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三元非晶薄膜的带隙宽度,这为其最终利用于光电以及热电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部分工作得到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JAC、Thin Solid Films和物理学报 等SCI检索期刊上,获得发明专利3项。
3. Cu合金抗氧化特性与微结构
学术贡献三:探索了合金元素在Cu中所处的状态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几种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稳定固溶体团簇模型的指导下,对白铜合金进一步微合金化,设计了系列合金成分, 并对其抗高温氧化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合金元素以固溶或析出态存在时所达到的抗氧化效果不同,以团簇形式加入,形成稳定固溶体结构,可以降低Cu-Ni-Si合金的化学反应活性;如果以析出态存在,则需要利用优先氧化的机理来保护Cu基体,Cu-Ni-Cr系列合金的抗高温氧化能力与Cr/Ni比有密切联系。
建立Cu合金抗氧化特性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对于从提高Cu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这部分工作得到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JMR和物理学报上。
此外,利用申请人的微结构分析特长,与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法国南锡矿院、梅兹大学以及台湾科技大学间保持交流合作。以电镜实验为主,与Grosdidier教授共同研究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下材料发生的微结构变化,与朱槿教授共同进行无扩散阻挡层Cu合金薄膜的研究,结合联合培养学生的工作情况经常进行互访。交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篇SCI论文中。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1]Camacho, Ramon A. Paredes,Wu, Ai-Min,Jin, Xiao-Zhe,Dong, Xu-Feng,Li, Xiao-Na,Huang, Hao.Effective carbon constraint of MnS nanoparticle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9,437
[2]Li, X. N.,Zheng, Y. H.,Liu, Y. B.,Wang, C. Y.,Li, Z. M.,Yu, Q. X.,Dong, C..Effects of adding elements M (M = C, B, Mn, Al and Al plus Co) on stability of amorphous semiconducting Fe-Si film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2018,29(12):10550-10560
[3]Ma, Y.,Wang, Q.,Jiang, B. B.,Li, C. L.,Hao, J. M.,Li, X. N.,Dong, C.,Nieh, T. G..Controlled formation of coherent cuboidal nanoprecipitates in body-centered cubic high-entropy alloys based on Al-2(Ni,Co,Fe,Cr)(14) compositions[J],ACTA MATERIALIA,2018,147:213-225
[4]Wen, D. H.,Liaw, P. K.,Wang, Q.,Jiang, B. B.,Zhang, C.,Li, X. N.,Chen, G. Q.,Tang, R.,Zhang, R. Q.,Dong, C..Developing fuel cladding Fe-25Cr-22Ni stainless steels with high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ies via Mo/Nb/Ti/Ta/W alloying[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CESSING,2018,719:27-42
[5]李晓娜,董闯.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of Cu alloy films by strong in teraction between Ni an d Zr (or Fe)[J],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2018,51(13):135304-
[6]邓德伟,刘倩倩,李晓娜,于涛,张林,王罡,张洪潮.脉冲电流对再制造毛坯裂纹尖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46(08):2208-2213
[7]Wen, Donghui,Jiang, Beibei,Wang, Qing,Yu, Fengyun,Li, Xiaona,Tang, Rui,Zhang, Ruiqian,Chen, Guoqing,Dong, Chuang.Influences of Mo/Zr minor-alloying on the phas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in modified 310S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at high temperatures[J],MATERIALS & DESIGN,2017,128:34-46
[8]Li, Dongmei,Wang, Qing,Jiang, Beibei,Li, Xiaona,Zhou, Wenlong,Dong, Chuang,Wang, Hua,Chen, Qingxiang.Minor-alloyed Cu-Ni-Si alloys with high hardness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designed by a cluster formula approach[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7,27(4):467-473
[9]Jiang, Beibei,He, Huan.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Metastable beta-[(Mo0.5Sn0.5)-(Ti13Zr1)]Nb-1 Alloy with Low Young's Modulus at Different States[J],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NCE,2017,48A(8):3912-3919
[10]Li, X. N.,Liu, M.,Zheng, Y. H.,Sun, W.,Dong, C..Addi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 element Fe(or Sn)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solid solution Cu(Ge) film[J],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17,321:328-335
[11]Zhang, Xiaonan,Mei, Xianxiu,Zhang, Qi,Li, Xiaona,Qiang, Jianbing,Wang, Younian.Damage induced by helium ion irradiation in Fe-based metallic glass[J],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2017,490:216-225
[12]Li, Xiaona,Jin, Lujie,Zheng, Yuehong,Wang, Qing,Dong, Chuang.Composition range of semiconducting amorphous Fe-Si thin films interpreted using a cluster-based short-range-order model[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7,706:495-501
[13]Xu, W.,Wang, S.Q.,Zhang, Q.Y.,Ma, C.Y.,Li, X.N.,Wang, Q.,Wen, D.H..Abnormal Oxidation of Ag Fil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abrication of Photocatalytic Films with a-TiO2/h-Ag2O Heterostructure[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7,121(18):9901-9909
[14]Zheng, Yuehong,Li, Xiaona,Liu, Yubo,Sun, Wei,Dong, Chuang.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N-based ternary alloy films using Cr or Zr for stabilizing N[J],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2017,32(7):1333-1342
[15]邓德伟,刘倩倩,李晓娜,于涛,张林,杨树华,张洪潮.脉冲电流对Inconel 625合金裂纹尖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7,42(3):52-56
[16]邓德伟,李晓娜,张洪潮.脉冲电流对Inconel625裂纹尖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7,42(3):223-228
[17]梅显秀,李晓娜,王英敏,王友年.Study of irradiation damage induced by He2+ion irradiation in Ni62Ta38metallic glass and W metal[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2017,406:548-554
[18]梅显秀,李晓娜,王英敏,王友年.Study of irradiation damage induced by He2+ ion irradiation in Ni62Ta38[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406 (2017) 548–554,2017,406:548-554
[19]Huang, Hao,Gao, Song,Wu, Ai-Min,Cheng, Kai,Li, Xiao-Na,Gao, Xiao-Xia,Zhao, Ji-Jun,Dong, Xing-Long,Cao, Guo-Zhong.Fe3N constrained inside C nanocages as an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through post-synthesis nitridation[J],NANO ENERGY,2017,31:74-83
[20]李晓娜.知识框架和思维方法对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31:129-131
共87条1/5首页上页下页尾页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专利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
一种可变带隙的Fe-B-Si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低电阻率高热稳定性的Cu-Ni-Mo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用团簇固溶模型稳定N的高硬度Cu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hin Film of Copper-Nickel-Molybdenum Allo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的Cu-Ni-F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 Ni 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Si-Al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hin film of Cu-Ni-Mo allo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高热稳定性和低电阻率C掺杂Cu薄膜的制备方法
低电阻率高热稳定性的Cu-Ni-Mo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可变带隙的Fe-B-Si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Si-Al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共15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
材料微结构分析原理与方法
共1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新型复合涂层/易反偏析合金快速凝固成形制备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08/02, 进行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非晶Si(Fe)基薄膜的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7/04/18, 进行
红沿河核电厂TEC继电器触点失效原因分析项目分包合同, 2016/10/08-2016/11/30, 进行
无扩散阻挡层Cu膜的掺杂元素设计,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8/01/01-2010/12/31, 完成
半导体非晶FeSi2薄膜的合成及成分设计, 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 2008/01/01-2010/12/31, 完成
团簇固溶的高化学稳定性导电Cu合金薄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9/25-2016/12/31, 完成
轻锕系材料的基因组研究, KGJ基础科研, 2018/01/01, 进行
轻锕系材料的, KGJ基础科研, 2016/10/13, 进行
高性能高品质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量产工艺开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07/01, 进行
Fe-Cr-Al包壳材料团簇合金化设计及组织稳定性分析研究, 一般纵向, 2015/06/20, 进行
再制造毛坯的键离/解离原理与性能调控, 973 计划项目, 2011/08/23-2017/07/14, 完成
共11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暂无内容

授课信息 More>>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
固体结构分析 /2019-2020 /秋学期 /3.0学分 /**
非晶态与准晶材料 /2019-2020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
材料分析方法 /2019-2020 /秋学期 /56课时 /3.5学分 /**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2019-2020 /秋学期 /1.0学分 /**

教学成果


暂无内容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资源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授课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授课信息

本科生课程


课程名称学年学期学时学分课程号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9-2020 春学期 - 2 ** 固体结构分析 2019-2020 秋学期 - 3 ** 非晶态与准晶材料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材料分析方法 2019-2020 秋学期 56 3.5 **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2019-2020 秋学期 - 1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 2 ** 固体结构分析 2019-2020 秋学期 - 3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 2 **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2019-2020 秋学期 - 1 ** 非晶态与准晶材料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材料分析方法 2019-2020 秋学期 56 3.5 ** 材料分析方法 2018-2019 秋学期 56 3.5 ** 材料分析方法 2017-2018 秋学期 56 3.5 **

研究生课程


课程名称学年学期学时学分课程号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9-2020 春学期 32 2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固体结构分析 2019-2020 秋学期 48 3 **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2019-2020 秋学期 32 2 **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2019-2020 秋学期 16 1 **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8-2019 春学期 32 2 ** 固体结构分析 2018-2019 秋学期 48 3 ** 材料微区分析方法 2017-2018 春学期 32 2 ** 固体结构分析 2017-2018 秋学期 48 3 ** 固体结构分析 2017-2018 秋学期 48 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无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办公地点:三束实验室2号楼302室
联系方式:**-8302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获奖信息

学术荣誉


暂无内容

科研奖励


暂无内容

其他奖励


暂无内容





相关话题/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李艳辉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新三束实验室410联系方式:**电子邮箱: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PersonalProfile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李昱鹏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表面工程电子邮箱: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PersonalProfile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材料表面工程)教育经历EducationBackground工作经历W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李玉阁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学电子邮箱:其他联系方式OtherContactInformation办公室电话:电子邮件: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PersonalProfile李玉阁,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马红军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硕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邮箱:扫描关注个人学术主页教育经历EducationBackground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1984.91987.7大连理工大学铸造硕士1978.91982.7大连工学院铸造学士1987.8至今大连理工大学高校教师198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罗忠兵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材料学联系方式:**电子邮箱:访问量:开通时间:..最后更新时间:..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面向核电、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从事金属、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损伤、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主要在材料疲劳变形的细-微观分析与损伤评价、先进材料超声成像检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宋刚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邮箱:扫描关注个人学术主页教育经历EducationBackground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1994.91997.6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无2001.92006.10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博士1997.92001.7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潘学民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联系方式:xmpan@dlut.edu.cn电子邮箱: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教育经历EducationBackground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1999.92002.7山东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王桂芹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女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学办公地点:铸造研究中心408-(1)电子邮箱: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PersonalProfile王桂芹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事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合金、吸波材料、金属高频感应表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王存山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邮箱:扫描关注个人学术主页教育经历EducationBackground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1980.91982.6浑江二中无1996.91999.10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金属材料博士1991.91994.4吉林工业大学金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王伟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任职:无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办公地点:材料馆224联系方式:**电子邮箱:腾讯QQ:手机版访问量:开通时间:..最后更新时间:..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个人简介从1997年开始生物医用材料及器械的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冠状动脉支架的设计、加工和性能测试问题。近期主要从事Fe基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