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天爽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4


邱天爽
院系:生物医学工程系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qiutsh@dlut.edu.cn;qiutsh@163.com
更新时间:2015-10-27
其他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1993-1995年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1993年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79-1983年 天津大学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0-今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1996-2000年 美国北伊利诺大学 博士后
1996-1996年 大连铁道学院 副教授
1983-1996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工程师




社会兼职
IEEE会员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信号处理学会委员会委员
医学神经工程委员会委员
《信号处理》学报编委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
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包括统计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射频与通信信号处理等)
生物医学工程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非平稳随机信号处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2)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动态韧性检测(**)
(3)广义时频分析与广义正态分布随机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4)Alpha稳定分布下单导诱发电位信号少次提取新方法的研究(**)
(5)基于分数低阶循环统计量的射频信号处理新方法及在无线定位中的应用(**)
(6)脑-机接口中脑电特征信号的可靠快速提取新方法研究(**)
(7)基于Renyi熵和相关熵的Alpha稳定分布信号处理新方法及应用研究(**)
(8)利用飞机散射信号定位地面干扰源的方法与装备研究(**)
(9)基于稀疏表示和压缩感知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与超分辨率重建新方法(**)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分数低阶非高斯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横向项目


硕博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包括统计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射频与通信信号处理等)
生物医学工程



出版著作和论文
著作:
王宏禹,邱天爽著,自适应噪声抵消与时间延迟估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邱天爽等编,信号与系统学习辅导与典型题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邱天爽,张旭秀,李小兵,孙永梅,统计信号处理--非高斯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邱天爽,魏东兴,唐洪,张安清,通信中的自适应信号处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王宏禹,邱天爽,陈喆,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王宏禹,邱天爽,线性时变离散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邱天爽,唐洪,刘海龙,北京:统计信号处理: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邱天爽,郭莹,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译著:
邱天爽译,徐哲尧校,初级实用数字图象处理,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年
邱天爽,李婷,毕英伟等译,随机过程--滤波、估计与检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邱天爽,唐洪,李婷等译,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邱天爽,刘文红,郭莹,高阳译,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与噪声降低,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邱天爽,唐洪,张旭秀等译,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的资源、移动与安全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邱天爽,李丽,赵林译,实用信号处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主要论文: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国内《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约120篇。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如下:
[1] T. Qiu(邱天爽), H. Wang, Y. Zhang, H. Bao, Non-linear transform based robust adaptive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of evoked potentials,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 41(4):331-336, 2002.
[2]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for evoked potentials: a comparison of algorithms,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39(2): 208-224,2001.
[3]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for evoked potentials via frequency selective adaptive phase spectrum analyzer,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46(8):1004-1012, 1999.
[4]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Adaptive estimation of latency change in evoked potentials by direct least mean p-normal time delay estim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46(8):994-1003, 1999.
[5]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Injury detection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EEG with higher order crossing-based methods,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 39(2):171-174, 2000.
[6]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Hongyu Wang, An Eckart-weighted adaptive time delay estimation method,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44(9):2332-2335, 1996.
[7]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Injury detec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estimating latency changes of evoked potentials, The 3rd International joint Symposium between DUT and CNU, pp.71-82, Daejeon, Korea, Nov 2000.
[8]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X. Kong, A new adaptive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evoked potentials under non-Gaussian noise condition, Proc. IEEE-EMBS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p.135-136,Hangzhou, China, Oct 2000.
[9]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B. Kaufman, Effects of sampling rate on evoked potential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Proc of the First joint BMES/EMBS Conference, pp.422, Atlanta, USA, Oct 1999.
[10]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Comparison study of evoked potential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algorithms, Proc of the First joint BMES/EMBS Conference, pp.1019, Atlanta, USA, Oct 1999.
[11]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Injury detection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EEG with higher order crossing-based methods, Proc of the Biomedical Signal Interpretation (BSI'99), pp.342-345, Chicago, USA, June 1999.
[12]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Injury detection and signal discrimination of EEG by higher order crossings, Proc of the 2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IEEE EMBS'98), pp.2016-2019, Hong Kong, China, Oct 1998.
[13]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X. Kong, Latency change detection in evoked potentials by direct least mean p norm adaptive time delay estimation, IEEE EMBS'98, pp.2054-2057, Hong Kong, China, Oct 1998.
[14] X.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A new adaptive time delay estimation algorithm with local variable gain for evoked potential latency change estimation, IEEE EMBS'98, pp.2050-2053, Hong Kong, China, Oct 1998.
[15]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Xuan Kong, Estimation of latency changes of evoked potentials with adaptive phase spectral time delay estimation, Proc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EEE EMBS’97), pp.1522-1525, Chicago, USA, Nov 1997.
[16] Xuan Kong, Tianshuang Qiu (邱天爽), Evoked potential compression using AOTLC and DPCM, Proc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EEE EMBS’97), pp.911-914, Chicago, USA, Nov 1997.
[17] Qiu Tianshuang (邱天爽), Wang Hongyu, An high resolution time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spectrum estimation, Journal of electronics, 14(3): 279-284, 1997.
[18] Qiu Tianshuang (邱天爽), Wang Hongyu, LMS adaptive time delay estimation with two windows, Journal of ectronics, 12(2):134-141, 1995.
[19] 邱天爽, 王宏禹, 一种基于LS自适应AR建模的高分辨率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通信学报, 17(5):15-20, 1996.
[20] 邱天爽,王宏禹, 维纳加权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的自适应实现, 通信学报, 17(2):110-115, 1996.
[21] 邱天爽,王宏禹,带约束的 LMS-SCOT 时间延迟估计,通信学报,1994(1): 21-27, 1994.
[22] 邱天爽, 王宏禹,一种基于最大熵谱估计的高分辨率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电子科学学刊,19(2):269-273, 1997.
[23] 邱天爽, 王宏禹, 一种 HB 加权的自适应时延估计器, 电子科学学刊, 18(5):549-552, 1996.
[24] 邱天爽,王宏禹,二次加窗 LMS 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电子科学学刊, 16(6):578-582, 1994.
[25] 邱天爽,王宏禹, 一种 Eckart 加权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6(2): 230-235, 1996.
[26] 邱天爽, 王宏禹, 几种基本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6(4): 493-498, 1996.
[27] 邱天爽,王宏禹, 一种抑制周期性干扰的二级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5(2):227-233, 1995.
[28] 邱天爽,王宏禹,加窗 LMS-ML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4(4):470-476, 1994.
[29] 邱天爽,王宏禹,一种改进的 ADDLD 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数据采集与处理, 10(1): 12-19, 1995.
[30] 邱天爽,王宏禹,张杨,鲍海平,一种基于非线性变换的EP潜伏期变化自适应检测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 24(12):1842-1849, 2002.
[31] 邱天爽,X.Kong,鲍海平,李小兵,张旭秀,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韧性自适应估计方法的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2(1):23-29, 2003.
[32] 邱天爽,X.Kong,基于EEG高阶过零分析的脑损伤检测新方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2(1):16-22, 2003.
[33] 邱天爽,王宏禹,陈喆,随机信号的离散模型与连续模型等效转换的研究,通信学报,24(2):18-27, 2003.
[34] 邱天爽,王宏禹,孙永梅,一种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的EP潜伏期变化检测方法,电子学报,32(1):91-95, 2004.
[35] 邱天爽,李小兵,孙永梅,王宏禹,分数低阶Alpha稳定分布及其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测与控制学报,26(2):5-9, 2004.
[36] 张旭秀,邱天爽,基于Infomax预处理的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自适应检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3(6):498-503, 2004.
[37] 张旭秀,邱天爽,基于峰态的独立分量分析原理的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27(2):206-209, 2005.
[38] 张金凤,邱天爽,分数低阶 稳定分布下DLMP算法的收敛特性分析,电子学报, 33(1):74-77, 2005.
[39] 毕英伟,邱天爽,一种基于简化PCNN的自适应图像分割方法,电子学报,33(4):647-650, 2005]
[40] 孙永梅,邱天爽,脉冲噪声环境下的时间延迟估计新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7(5):740-744, 2005.
[41] 查代奉,邱天爽,基于分数阶谱的频域广义白化滤波方法,通信学报,26(5):24-30,2005.
[42] 查代奉,邱天爽,一种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FLOC)矩阵的波束形成新方法,通信学报,26(7):16-21,2005.
[43] 唐洪,邱天爽,张文蓉,Alpha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中自适应阵列对信号的获取与跟踪,通信学报,26(8):22-27,2005.
[44] 邱天爽,郑效来,鲍海平,赵庚申,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癫痫脑电特征识别方法,生物物理学报,21(4):317-321, 2005.
[45] 查代奉,邱天爽,稳定分布多项式自回归有色噪声及其白化方法,电子学报,33(12):2144-2148,2005
[46] 孙永梅,邱天爽,脉冲噪声环境下的SCOT加权时间延迟估计新方法,通信学报,26(12):2005
[47] 张金凤,邱天爽,唐洪,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DLMP算法的收敛特性分析,电子学报,35(3):515-519,2007 (EI检索号:**)
[48] 郭莹,邱天爽,张艳丽,赵勇,栾连毅.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分数低阶循环相关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通信学报,2007,28(3):8-14.(EI检索号:**)
[49] 郭莹,邱天爽.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分数延迟滤波器的时延估计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9):2038-2041.(EI检索号:**)
[50] Wenhong Liu, Tianshuang Qiu(邱天爽); Richard W. McCallum, Zhiyue Lin. Robust propagation velocity estimation of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by least mean p-norm blind channel identificatio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 2007, 45(5): 437-445. (EI检索号:**, SCI检索号: 162PE)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主要科研奖励:
2014年 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 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获辽宁省优秀著作二等奖
2007年 获大连市科学著作一等奖
2006年 获辽宁省政府科技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3年 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2年 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1年 获辽宁省政府科技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1年 获大连市科学著作奖一等奖
2001年 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 获中国高校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6年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三等奖
1986年 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其它奖励:
2004年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 获大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6年 获大连市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2007年 获大连市首届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英才奖

在读学生人数
博士生12人;硕士生11人

毕业学生人数
博士25人:张旭秀,张安清,孙永梅,唐洪,查代奉;郭文强,刘文红;郭莹;李森,林相波,陈志彬,李小兵;郭冬梅,盛虎;余南南,刘洋,夏楠;王永轩,王爱齐,尤国红,李丽,朱勇,毕峰,宋爱民,李婷
硕士92人

相关话题/生物医学 工程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丛丰裕
    丛丰裕院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办公电话:电子信箱:cong@dlut.edu.cn更新时间:2014-10-22 其他专业:无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1998.09-2002.07 上海交通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2002.09-2007.03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硕博连读,师从史习智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曹暾
    曹暾院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办公电话:电子信箱:caotun1806@dlut.edu.cn更新时间:2011-9-5 其他专业:无出版著作和论文 ...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覃开蓉
    覃开蓉院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办公电话:**电子信箱:krqin@dlut.edu.cn更新时间:2016-4-18 其他专业:无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1987.09—1991.07,复旦大学攻读力学本科学士学位1991.09—1996.07,复旦大学直接攻读生物流体力学方向博士学位国内工作经历:1996 ...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简介
    我系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专业,并建有静电与特种电源研究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所、电工学教研室。我系设有”电机与电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个硕士点,有4位博士生导师分别在机械电 ...
    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简介
    ??? 硕士点五个,分别为: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点,低温与制冷工程学科点,工程热物理学科点,热能工程学科点,汽车工程学科点。  此外,我系还设有一个博士点和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简介
      化学工程是一个与世纪同龄的学科。她在大连理工大学也是最早的专业之一,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85年建立化工学院时,成立了化学工程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化工自动化、环境工程和生物化 ...
    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网 2016-05-04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始建于2007年,由邱天爽教授担任首任系主任。目前,该系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是东北地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生物医学工 ...
    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网 2016-05-04
  • 辽宁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副教授/制药工程系主任 刘宇
    刘宇,男,1980年7月,汉族,副教授,博士。2002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日语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考入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2006年获药剂学理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发表多篇论文,2006年7月起在辽宁大学制药工程系工作。主要讲授《药学文献检索》课程。 ...
    辽宁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