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辰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外语学人既要“守正”,继续发扬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传统,在语言学、文学、翻译等传统方向做深、做透、做大、做强;也要“创新”,主动融入“新文科”建设浪潮,开展好“数字人文”“语言智能”等新兴学科方向研究。此次研讨会将提升我校语用学团队的科研水平,扩大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通过语用学研究理论、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融合,彰显我国外语学人的时代担当,为我国语用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出新的智慧和力量。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语用与认知”,旨在探索语言使用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联,实现语用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跨界与融合。会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教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李嵬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祝华教授,德国汉堡大学Juliane House教授,日本语用学会会长滝浦真人教授,我校刘风光教授,启航****外籍专家Daniel Kadar教授等国内外语用学界知名专家作主旨发言。同济大学郭亚东博士和东华大学庞杨博士获得优秀论文奖并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分享。
大会设立16个专题研讨小组,由相应领域知名专家组织,围绕认知与语用领域的经典理论和前沿热点展开讨论,吸引了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和语用学爱好者线上、线下交流,共同探讨语用与认知的交叉与融合。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内外语用学研究者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中国****语用学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开展中国语用学跨学科研究,以及提升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薛兵)
责任编辑:刘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