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晓刚

大连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5


姓名:张晓刚职称:教授
性别:男出生日期:1962-10-13
Email:zhangxg518@126.com联系电话:0411—**
所在专业:世界史博士毕业:是
硕士导师:是个人主页:

研究方向:日本史、中日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比较城市史

简介:简历:张晓刚,男,1962年生人。1982~1986年在辽宁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1993年在黑龙江大学东语系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部留学。1986~2004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训练部、基础部等部门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2004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到大连大学工作。现任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大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常务副主编。

主要业绩:曾经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过《日本史导论》、《现代化概论》、《中日文化交流》、《西方城市史》、《专业日语》等16门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人,其中有3人先后考上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在《世界历史》、《社会科学》、《东北亚论坛》、《武汉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亚洲研究》等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编著5部。作为主持人在研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8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各类课题10余项。获得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等奖2项;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首届学术成果奖1等奖1项;辽宁省历史学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成果1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大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等奖2项;辽宁省社科联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3等奖1项;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2等奖1项,3等奖1项;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科研成果奖1项;大连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奖、大连大学优秀学生论文指导奖等若干项。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日本史学会副秘书长、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大连市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重点学科专门史方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员、国际二宫尊德思想学会会员、大连市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评审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大连市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大连市东北亚问题研究会理事。
论文及著作:代表性研究成果:
一、论文:
1.张晓刚:《日本幕末横滨开港与锁港之争》,载《世界历史》(CSSCI),2007年第1期。
2.张晓刚:《近代日本横滨英法驻军研究》,载《世界历史》(CSSCI),2009年第2期。
3.张晓刚:《横滨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载《日本学》(北京大学)第13辑,2006年。
4.张晓刚:《近代日本开国与开港探析》,载《历史教学》(高校版,CSSCI),2007年第2期。
5.张晓刚:《近代日本英法驻屯军撤军问题探微》,载《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2期。
6.张晓刚:《日本幕末开国对策探析》,载《东北亚论坛》(CSSCI),2007年第5期。
7.张晓刚、国宇:《论近代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载《深圳大学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
8.张晓刚:《诺门罕事件小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张晓刚:《近代韩国开港缘起考》,载《历史教学》(高校版,CSSCI),2008年第5期。
10.张晓刚:《19世纪中后期日韩两国开港之比较》,载《日本研究》(CSSCI),2011年第4期。
11.张晓刚、刘钦:《锁国时期中日韩三国港口城市发展政治背景微探》,载《日本问题研究》(CSSCI),2013年第4期。
12.张晓刚:《历史教师业务素质刍议》,载《历史教学》(高校版,CSSCI),2007年第6期。
13.张晓刚、刘钦:《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中的输出品结构考察——以广州与长崎为对象》,载《社会科学》(CSSCI),2014年第2期。
14.张晓刚、国宇:《“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SSCI),2013年第2期;另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同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13年第4期转载。
15.张晓刚、邹圣婴:《近年来甲午战争研究述论》,载《深圳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2期。
16.张晓刚:《近代横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载《日本研究》(CSSCI),2009年第1期。
17.张晓刚、国宇:《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载《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14年第6期;另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9日摘要转载。
18.张晓刚:《中日对译版“二宫翁夜话”》,载日本《报德学》会刊(日文版),2012年第9期。
19.张晓刚:《横滨开港初期的贸易状况管窥》,载《东北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台湾正中书局,2003年版。
20. 张晓刚:《近代日本对朝鲜“开港地”的选择问题——以釜山、元山、仁川为中心》,载《亚洲研究》(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期刊)2013年9月出版,总第65期。

二、译文:
1.张晓刚:《中日建交高层会谈记录》(解密档案翻译),载《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10期。
2.张晓刚:《对日本国学的关注与传统的“创造”》(学术论文翻译),载《深圳大学学报》(CSSCI),201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3.张晓刚:《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纪实回顾》(学术论文翻译),载《东亚近代化历程中的杰出人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张晓刚:《临时关东州厅官制》(史料翻译),载《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张晓刚:《安重根旅顺狱中陈述记录》(史料翻译),载《大连近代史研究》第8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三、著作:
1.张晓刚:《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胡连成、张晓刚等:《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王善军、张晓刚等:《海粟集》(副主编)中国图书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4.张晓刚、国宇等:《羽珠集》(主编),中国图书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5.刘俊勇、张晓刚等:《甲午大连之殇》(执行主编),大连出版社2014年版。


科研项目:代表性科研项目:
一、主持课题:
(一)纵向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日韩开港与城市社会变迁(1840——1900)》(在研)
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从锁国到开放:中日韩开港与现代化比较研究》(完成)。
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自选项目:《近代东北亚的国际契机:中日韩开港比较研究》(完成)。
4.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般项目:《日本侵华新闻史研究——以<泰东日报>为中心》(完成)。
5.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般项目:《日本近代外交与开国研究》(完成)。
6.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般项目:《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比较研究》(完成)。
7.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般项目:《中日两国开埠比较研究——以营口与横滨为中心》(完成)。
8.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一般项目:《日本殖民时期大连新闻史研究》(完成)。
9. 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项目:《日韩两国新宗教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完成)。
10. 大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日本近代开国与开港研究》(完成)。

(二)横向课题:
1. 北京大学德川时代研究项目:《横滨开港研究》(完成)。
2. 天津市亚太研究中心项目:《日本新能源政策研究》(完成)。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暨城市发展研究所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与发展研究——以大连为中心》(完成)。
4.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东亚研究中心项目:《日美同盟对台海问题的影响研究》(完成)。
5.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暨城市发展研究所项目:《近代东北城市发展历程研究——以营口为中心》(完成)。
6. 天津市国际政治经济研究项目:《日本民间外交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完成)。

二、参与课题:
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项目:《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第二负责人,完成)
2.【韩】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项目:《海外韩国学中核基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完成)。
3.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近代日本对东亚的影响》(子课题负责人,完成)。
4.辽宁省政府资助课题重点项目:《辽宁文化通史(近代卷)》(子课题负责人,完成)。
5.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辽东半岛殖民地文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完成)。
6.大连市政府资助课题重点项目:《大连通史(现代卷)》(子课题负责人,完成)。

相关话题/日本 项目 东北亚 城市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