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设立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顺利通过了“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的国家验收。目前,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的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2亿元。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计算中心、电化教学中心、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图书馆、游泳馆、天像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3艘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法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洋职业技术学院和外语系、数理系、体育工作部、研究生部等教学单位。学校已形成了以航海类重点学科专业为主干,以海上交通运输类学科专业为主体,包括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学科在内的学科专业体系,有23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轮机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0500人。并校4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另外,学校还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名。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00余人,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组团和派人考察、访问了世界上20余所著名高等航海院校。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等国家的十余所国际著名的航海院校正式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双方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
大连海事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成立了由百余家港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企董事会,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8月22日和10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和李岚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