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鼓励支持加强学科错位发展、抢抓机遇,创新学科发展理念,全面构建学科发展新模式,成立全国首家“肿瘤心脏病学门诊”,医院组织多学科团队,共同合作编撰国内首部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实践指导专著《肿瘤心脏病治疗手册》,为一线医生处理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和帮助。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以来,专业委员会逐渐完善,发展迅猛。目前,CSCO为国家一级学会,共发布15部CSCO指南;且与ESMO、ASCO、COSA、ACOS等国际学会达成合作。本次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一个新的里程碑。附属第一医院两位专家的当选代表了附属第一医院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获得了国内专家的一直肯定和认可。

相关介绍:
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较快。国际上有多个著名的协会相继成立,比如:北美国际心脏-肿瘤学会及加拿大心脏-肿瘤网络相继成立。在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仍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众多从事肿瘤学科的医生,包括肿瘤科、放疗科、血液科以及一些肿瘤相关的外科医生,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心血管学科近些年的进展,也掌握了众多的保护心脏免于肿瘤相关治疗所产生继发损伤的技术和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病人仍然欠缺多学科联合的干预和保护,甚至很多肿瘤心脏病学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被严重忽视。更重要的是,我国存在大量的患者人群,巨大的需求决定了肿瘤心血管病这一交叉学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CSCO在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的防治上,一直非常关注。早在2013年CSCO就在马军教授和秦叔逵教授的主导下出台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6年6月5日,在刘基巍和夏云龙教授等主持下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肿瘤心脏病学研讨会。在会议上讨论了肿瘤心脏病学的主要学科定位: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肿瘤合并心脏病;肿瘤与心脏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与干预;心脏肿瘤(良性与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