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二十台大型仪器设备引进 共享先进资源
培训首日,科学实验中心主任孙晓红教授介绍了科学实验中心的发展定位、目标以及平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工作。培训中系统介绍了实验组的概况以及新引入的近二十多台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方向。

大型共享仪器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升了科学实验中心的服务能力,拓展了细胞学、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学以及化学等相关领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科学研究。
每天都是“开放日” “四大平台”零距离
16日-19日下午,科学实验中心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广大师生走进各平台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

科学实验中心共设置四大实验平台:形态功能实验组、细胞分子实验组、转化研究实验组、高通量研究实验组。科学实验中心通过先进的实验技术为多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和PI团队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多通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引进,显著提升了显微图像的分辨率,丰富了三维重建和光谱成像功能。

高端流式细胞仪和细胞能量代谢仪的引进,拓展了细胞表型和功能检测方面的广度、深度。

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与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引进,提升了有机分子鉴定和定量分析的能力。
老师们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展示,同时解答了师生对于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科学问题。
开放共享 让大型科研仪器“忙”起来
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和共享机制,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体现。让大型科研仪器“忙”起来,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必将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欢迎您
中国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已成为全校高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聚地、共享共用的开放平台、医学实验技术操作的培训基地、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站,被评为“国家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实验教学基地”、“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辽宁省生命科学(医药工程)综合实训基地”、“沈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生物学与医学专业服务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将继续围绕“四个面向”要求,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支撑和牵引,推进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培育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提升公共科研平台服务水平,营造活跃的学术交流合作环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科学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