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科服务质量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学校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互通,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学校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学科建设管理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学科大数据平台”)项目,目前已实现学校本地化部署,完成统一身份认证等工作,平台已具备试运行条件,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平台概况
学科大数据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学科建设,****成果,大学(医院)排名,其中学科建设部分涵盖:学科平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共计22个数据子模块,支持学科属性、院系属性及各类成果属性进行多维度的一站式分类检索。

二、登录方式
平台使用学校OA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和密码登录(见附件1)。
1.学校内网:登录学校主页(www.cmu.edu.cn)→
公共服务→数字CMU→师生综合服务大厅→个人中心→
业务直通车→学科大数据平台。
2.外部网络:先登录VPN(方法见附件1 “VPN”部分),而后登录方式与校部地区一致。
三、主要功能
平台信息包括:学科建设(学科总览、学科平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成果(论文、课题等),大学(医院)排名等相关模块。
1.面向职能部门
可以查询、下载、管理相关数据。目前关联的职能部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网络中心、教务处、科研处、医院管理处、国际事务部、人事处、图书馆、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校友办公室、辽宁省健康医疗产业校企联盟办公室。平台已为上述部门开通登录以及管理数据的权限,请各职能部门登录平台,及时更新管理相应模块,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
2.面向院系
可以查询、下载相关数据。院系相应管理部门可以向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申请开通权限,请各院系登录平台查阅本院系相关数据,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如需修订更新数据请联系相应职能部门,详见附件3。
3.面向教师
可以查阅个人学术成果,下载部分论文数据,生成个人学术简历,管理个人空间的学术成果,请广大教师登录平台查阅,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如对学术成果有异议请联系相应职能部门,详见附件3。
四、相关事项
1.论文数据说明:本平台论文收录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CSSCI、EI、SSCI、SCI(E)、ESCI等,来自公共数据,时间范围:中文为2006年至今;外文为2016年至今。目前数据还在逐步清洗对接,部分数据需要教师自行认领,论文缺失数据说明及具体操作指南详见附件2。
2.平台其他数据说明:平台将学科建设各要素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贯通,包括:1.学科平台(科研平台、教学平台等);2.师资队伍(人员信息、团队情况等);3.人才培养管理(课程与教学、优秀在校生、毕业生质量等);4.科学研究管理(科研项目等)。大部分数据时间跨度为2016年1月——2020年6月,数据来源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详见附表3。
五、反馈及服务
因部分职能部处、院系及教师暂未参与本平台前期建设,为了使学科数据大平台尽早用于学科绩效评价,更好地为职能部门、院系、教师提供支撑服务,系统试运行期间(截止时间10月18日)欢迎各学院(学科)教师、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建言献策。关于学科大数据平台后续相关信息也会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网站发布(https://www.cmu.edu.cn/ghc/index.htm)。
反馈方式:
1.联系电话:024-31939052
2.电子邮箱:fzghc@cmu.edu.cn
附件:1.教职工使用学校基础信息系统指南
2.学科建设管理大数据平台操作指南
3.数据来源分工表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