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报了截至3月上旬2020届毕业生(含研究生)就业情况;总结了近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招聘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一是要落实就业工作“三包”责任制,指导毕业生理性选择岗位、尽早就业;二是要摸清毕业生就业状况底数,建立毕业生就业台账管理制度;三是要强化对毕业生网上择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毕业生网络择业竞争力;四是做好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其顺利就业。
侯锡林指出,各学院既要充分认识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等有利因素,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
第一,强化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落实落地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院长作为双责任人之一,要靠前指挥、以上率下;要亲自研究制定本院就业工作方案;要亲自部署“学院领导包专业、教师包学生”责任制的落实;学生工作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要精准掌握本院就业工作动态;要注意解决好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要采取超常规的有效措施,发动、动员和组织本院毕业生进入网络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招聘会。
第二,开辟网上就业市场。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校、院五级网络招聘服务平台,要积极发动辅导员、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等多渠道开发新的就业企业、深化原有企业合作关系、主动联系校友企业,最大限度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第三,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毕业生在辽就业,提高在辽就业率。
第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要及时疏导毕业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的就业焦虑情绪,缓解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要对就业困难学生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实行分类帮扶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不少于3个就业岗位,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第五,强化就业统计督查工作。严禁在协助、指导和服务毕业生签约时违反“四不准”工作要求,要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对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问责。(招生就业处 供稿 金会刚/摄)


编辑:徐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