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扬州大学专业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9

扬州大学专业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1-05-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点(030503)

  一、学科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5年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干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讲师2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4人。本学科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团结、奋进的团队,近年来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3项、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4项等。
  学科带头人刘诚教授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二、研究方向

  方向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本方向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过程及经验,研究毛泽东思想、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各自贡献;另一方面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相互关系,几代领导集体各自的理论贡献等。
  方向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本方向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东方社会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等基本原理和范畴,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理论探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艰难进程、基本经验、主要成就和基本规律,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规律。

  方向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研究。本方向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主法治理论、政党制度理论、党内民主理论、基层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等。

  方向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研究。本方向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创新为重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尤其着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研究。

  三、教学团队
 学科带头人:刘诚,女,江苏射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邓研中心兼职研究员,并担任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诚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外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中共党史》课程,2002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优秀课程。近年来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0余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论文《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重大发展--毛泽东关于中间阶级的理论述略》1993年入选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联合召开的毛泽东生平思想研讨会。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新创造——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江泽民重要思想研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研究》、《1989~2002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百年理论难题的破解与完善》、《周恩来与新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等。近年来获得科研奖10余项,其中五次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省十一五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1998年被省总工会授予“省岗位女明星”称号,1999年获省教委颁发的“红杉树”园丁奖银奖,2007年被评为扬州大学优秀教师,2008年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周建超,江苏金坛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政治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兼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史学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近代中国》(台湾)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秘密社会与中国民主革命》、《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合著《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周恩来与新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青春热血五十年》、《毛泽东思想大辞典》等多部。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江苏省中共党史优秀成果奖、    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
  双传学,男,1967年1月生,江苏仪征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等。主持和参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研究》等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7项,在《高校理论战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世纪难题的破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利益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甲午悲歌》等专著6部,合作出版《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等著作11部,发表论文(论著)200余万字。先后获得江苏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江苏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5)、第二十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2005)等奖项。
曹峻,男,江苏省扬州市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7月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任教。2002年6月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著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与执政安全》、《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等著作9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论坛》、《学海》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省哲学社科规划和市厅研究项目15项。曾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中共党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扬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扬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荣誉称号。

  王晓燕,江苏东台人,社会学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学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主、中产阶级、社会与组织心理与行为等。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七项,参与部、省级科研项目九项。出版专著《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合著《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等七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习与探索》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一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获扬州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社科院困难职工群体“高层论坛”三等奖,江苏省社会学会学术研讨会一等奖。两次获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指导本科生参加江苏省大中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展望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两次获扬州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刘正峰,男,1970年生,江苏泰兴人,现任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兼持律师与注册会计师资格,主要从事信托金融、物权法研究,著述兼及会计法学、宗教法学、法律史、法理学。199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法学博士学位。
课题主持: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该项目系江苏省第一个以优秀等级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省教育厅立项课题3项,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目前正在主持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项目1项。
论著发表: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国际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浙江学刊》、《中国宗教》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在《International Studies》发表论文1篇,出版专著1部。

  林祖华:江苏海门人,法学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原扬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参加工作以来,主持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教材10余部,先后在《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辑刊》、《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改革与战略》、《经济管理》、《生产力研究》、《求实》、《当代经济研究》、《学术交流》、《天津师大学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内部参阅)等报刊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王汉林: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建设与管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的教学与研究。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先后在《中国软科学》、《中国科技论坛》、《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江苏高教》等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宇:江苏扬州人,管理学博士,扬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扬州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兼任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文化、政策分析和公共行政等研究。博士论文曾入选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以及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0至今已在《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研究》、《学习与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并分别被CSSCI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ISSHP、ISTP及EI检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获厅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扬州市政府奖1项以及扬州大学教学质量青年组一等奖。

2014考研必过的秘密,点击查看>>



相关话题/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