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秋(1981-),江苏省徐州市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
主要教授课程:《文学概论》
《美学》、《西方艺术史》、《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当代西方艺术及艺术理论》
发表论文:
《艺术进化与进步之辨——以“艺术意志”为考察中心》,《北方论丛》2013年第3期
《历史视野下的模仿与艺术的关系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第1期
《模仿与艺术之关系的历史考察》,《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艺术定义的新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中西语境下的艺术终结》,《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技术哲学之维:网络文艺研究的理论提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打造魔幻视觉空间:北京欢乐谷景观设计评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开辟新的文化景观》,《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转型:王朔小说的文化语境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杜书瀛美学研究暨<价值美学>座谈会综述》,《文艺报》
发表译文:
卡特著:《当代艺术品及其目的》,孙艳秋译,《文艺美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参与编撰:
《西方经典文论导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年版。
主持课题:
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当代先锋艺术的图像学研究
2012年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先锋的镜像:艺术定义与艺术终结的关系考察
2010年江苏师范大学博士支持项目 艺术定义的当代哲学考察
参与项目: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ZD111)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中国当代艺术公共话语机制及效力研究(11YJC76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