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江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江苏大学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江大校〔2021〕41 号)及《关于做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外司欧亚 (2023)9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开展2024年思政骨干、科研经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一、招生专业目录
2024年我校思政骨干、科研经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专项博士招生学院、导师、专业与计划等信息详见下表,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报录情况及剩余计划作适当调整。
(一)思政骨干专项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院 |
招生导师 |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管理学院 |
李洪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3 |
张济建 |
|||
周绿林 |
|||
石宏伟 |
|||
陈权 |
(二)科研经费专项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院 |
招生导师 |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机械工程学院 |
任旭东 |
机械工程 |
4(其中2个非定向) |
花银群 |
|||
王匀 |
|||
王权 |
|||
陈炜 |
|||
符永宏 |
|||
陈明阳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云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其中3个非定向) |
杨娟 |
|||
陈元平 |
|||
潘国庆 |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汪若尘 |
车辆工程 |
5(其中3个非定向) |
杨晓峰 |
|||
胡东海 |
|||
周海超 |
|||
景鹏 |
交通运输工程 |
||
尹必峰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董非 |
|||
施蕴曦 |
|||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李伟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其中1个非定向) |
司乔瑞 |
|||
周岭 |
|||
刘厚林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孙俊 |
农业工程 |
9(其中8个非定向) |
杨宁 |
|||
全力 |
电气工程 |
||
吉敬华 | |||
朱熀秋 | |||
周华伟 |
|||
陈前 |
|||
张超 |
|||
施凯 |
|||
丁世宏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徐雷钧 |
|||
项子旋 |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吴春笃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其中2个非定向) |
徐丽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张红印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其中1个非定向) |
徐斌 |
|||
何荣海 |
|||
管理学院 |
杜建国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5(其中4个非定向) |
金帅 |
|||
唐恒 |
|||
石宏伟 |
|||
赵喜仓 |
|||
罗建强 |
|||
马志强 |
|||
冯缨 |
|||
李真 |
|||
刘素霞 |
|||
孙立成 |
|||
孟庆峰 |
|||
田刚 |
|||
肖璐 |
|||
张宗毅 |
|||
财经学院 |
张济建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其中1个非定向) |
胡绪华 |
|||
朱乃平 |
|||
徐小阳 |
|||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
韩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数学科学学院 |
田立新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其中1个非定向) |
董高高 |
数学 |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毕勤胜 |
力学 |
1 |
化学化工学院 |
潘建明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其中1个非定向) |
医学院 |
袁国跃 |
内科学 |
8(其中5个非定向) |
钱军 |
|||
芮涛 |
|||
王中群 |
|||
卢红艳 |
儿科学 |
||
王冬青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李月峰 |
|||
朱海涛 |
|||
钱晖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张徐 |
|||
王胜军 |
|||
苏兆亮 |
|||
夏圣 |
|||
朱伟 |
|||
张文 |
|||
郑其平 |
|||
徐希明 |
|||
田洁 |
|||
严永敏 |
|||
陈兵海 |
外科学 |
||
王旭 |
肿瘤学 |
||
汽车工程研究院 |
孙晓东 |
车辆工程 |
2 |
汪少华 |
|||
孙晓强 |
|||
栗欢欢 |
|||
盘朝奉 |
|||
徐兴 |
|||
王峰 |
(三)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专项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院 |
中方招生导师 |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曹大威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潘剑锋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 |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裴吉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朱孝勇 |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佘小杰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郭志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 |
化学化工学院 |
邱凤仙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 |
医学院 |
苏兆亮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二、选拔方式
我校2024年思政骨干、科研经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
三、报考条件
参照“硕博连读招收”、“普通招收”类型博士生执行,具体参考“江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思政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需满足招生简章第四条报考条件第(八)点要求。
四、网报日期与程序
网上报名日期:2024年5月8日至2024年5月15日;材料提交日期:2024年5月14日至2024年5月16日。具体报名程序和提交材料请参照“江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第五条报名程序。所有报考材料(含附件1“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或“附件2:江苏大学科研经费专项博士研究生报考申请表”或“附件3:江苏大学中外双导师联培专项博士研究生报考申请表”,见附件)的扫描件或照片,按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以“报名号+姓名”(例:1029999893张三.pdf)命名,发送至邮箱:yzb@ujs.edu.cn。
已经参加“硕博连读招收”、“普通招收”报名且提交过材料的考生可在相应类型综合考核结束后提交申请并征得报考导师书面同意后可转为专项博士招生计划类型考生,无需重复报名,只需补交报考申请表。
五、考核与录取
(一)英语水平测试
符合“普通招收”博士生报考要求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水平测试;符合“硕博连读招收”博士生报考要求或已参加3月份普通招收英语水平测试且达线的考生可直接进入综合考核。
英语水平测试日期:2024年5月19日,笔试以线下形式开展。
(二)综合考核
1.材料评估。学院组织不少于5名博士生导师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估打分。
2.基础理论笔试考核。由学院自定是否组织本学科基础理论笔试考核。
3.专业能力考核。按照本学院博士生招生实施细则中专业能力考核办法进行综合考核。
材料评估、基础理论笔试考核、专业能力考核权重由各学院自定。学院按照考生综合考核总成绩分别从高到低排序,根据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
综合考核日期:具体安排由各招生学院通知。
六、其他
本简章未涉及部分,按照《江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江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与《江苏大学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未尽事宜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511-88780086。
- 附件【附件1.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docx】已下载79次
- 附件【附件2:江苏大学科研经费专项博士研究生报考申请表.docx】已下载425次
- 附件【附件3:江苏大学中外双导师联培专项博士研究生报考申请表.docx】已下载1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