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一)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我国新世纪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二)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电子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分析并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 物理电子学(080901)
1、光信息科学及其检测技术
2、光电子技术
3、光声光热理论及诊断技术
(二)电路与系统(080902)
1、射频与微波电路设计与开发
2、可重构片上系统设计与测试及其应用
3、嵌入式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三)微电子与固体物理学(080903)
1、 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 射频超高速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
3、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
4、 光电子器件研究与应用
(四)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1、超宽带电磁技术及其应用
2、光通信技术
3、电磁场数值计算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参见《江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期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共必修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 |
马克思学院 |
必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 |
马克思学院 |
|||
英语 |
4 |
1、2 |
外国语学院 |
|||
基础理论 |
数理方程 |
2.5 |
1 |
理学院 |
至少选二门 |
|
矩阵论 |
2 |
1 |
理学院 |
|||
数值分析 |
3 |
1 |
理学院 |
|||
学 位 课 |
专业基础或专业课 |
工程光学 |
2 |
1 |
理学院 |
至少选二门 |
高等量子力学 |
2 |
1 |
理学院 |
|||
高等电磁理论 |
2 |
1 |
计算机学院 |
|||
高等微波网络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电磁场数值分析 |
2 |
1 |
计算机学院 |
|||
高等电路理论及技术 |
2 |
1 |
电气学院 |
|||
电路与系统设计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
2 |
1 |
电气学院 |
|||
异步电路设计原理 |
2 |
1 |
电气学院 |
|||
选 修 课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无线通信天线设计与分析(双语)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必选 |
微波测量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光学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至少 选二门 |
||
FR MEMS及其应用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微波、毫米波和光集成电路基础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非线性光纤通信 |
2 |
1 |
计算机学院 |
|||
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物理电子学 |
高等物理实验 |
2 |
2 |
理学院 |
必选 |
|
物理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 |
2 |
2 |
理学院 |
|||
现代光电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
2 |
2 |
理学院 |
至少 选二门 |
||
光散射理论及应用 |
2 |
2 |
理学院 |
|||
光电子学 |
2 |
2 |
理学院 |
|||
压电超声换能器及应用 |
2 |
2 |
理学院 |
|||
光学全息及信息基础 |
2 |
2 |
理学院 |
|||
固体理论 |
2 |
1 |
理学院 |
|||
电路与系统 |
微波测量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必选 |
|
无线通信天线设计与分析(双语)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光学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至少 选二门 |
||
射频电路天线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微波、毫米波和光集成电路基础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RF MEMS及其应用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电磁兼容技术 |
2 |
2 |
电气学院 |
|||
微电子与固体物理学 |
电子系统设计与测试 |
2 |
2 |
电气学院 |
必选 |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双语) |
2 |
2 |
电气学院 |
|||
固体理论 |
2 |
1 |
理学院 |
至少 选二门 |
||
电磁兼容技术 |
2 |
2 |
电气学院 |
|||
光学全息及信息基础 |
2 |
2 |
理学院 |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2 |
1 |
计算机学院 |
|||
电子设计自动化 |
2 |
2 |
电气学院 |
|||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
2 |
2 |
电气学院 |
|||
补修课程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计算机学院 |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至少补修二门 |
|||
微波电路 |
计算机学院 |
|||||
通信天线 |
计算机学院 |
|||||
基础光学 |
理学院 |
注:1、专业选修按二级学科设置,每位硕士生至少选修本专业二门;
2、满足以上要求,可选修其他课程,课程目录见培养方案附录(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五、实践环节与要求
参加至少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由主讲教师和研究室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或根据指导教师科研工作需要,到有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参加生产实践,由导师与实践单位共同考核。
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存储示波器、高速脉冲信号源、数字荧光示波器、高稳定度激光光源、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光纤熔接机、射频训练 系统、通信网络工程实验系统、移动通信实验系统、SGI工作站和矢量信号分析软件、Ansoft Designer及其他大型仿真软件。要求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了解仪器的原理,与实验内容所学课程的关系等。
其余环节要求参见《江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六、其它环节及要求
具体执行办法参照《江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和学校相关规定。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Electronic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EE Proceedings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E Proceedings-H: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E Proceedings-Radar Sonar and Navigation
Radio Science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 Frequency Control
IEE Proceedings-F: Communications, Radar & Signal Processing
IEE Review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Electromagnetic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Microwave Journal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Geophysics
电波科学学报
微波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版)
电子学报
通信学报
光学学报
光电子激光
红外与毫米学报
强激光与粒子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电信技术
地球物理学报
R. F. Harrington, Time Harmonic Electromagnetic Fields
L. Tsang and J. A. Kong, 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 Taflove and S. C. Hagness.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J. J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Electromagnetics
J. L. Altman, Microwave Circuits
D. M. Kerns and R. W. Beaty, Basic Theory of Waveguide Junctions and Introductory Microwave Network nalysis
J. Helszajn, Passive and Active Micro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