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博导
chizhang@ujs.edu.cnzhangchiujs@yahoo.com
张弛,博士,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首席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方首席教授,江苏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SeniorFellow(LevelD)。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和美国堪萨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化学会2000年主席DaryleH.Busch教授),从事由美国空军科研基金资助的有关液晶在先进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及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新型紧密约束的光敏分子材料在核反应堆贵重金属元素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无机与应用化学系、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合作教授: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WolfgangA.Herrmann教授),从事分子棒/分子线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日本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长期特别研究员(合作教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KazuyukiTatsumi教授),从事过渡金属功能簇合物及超分子的研究。张弛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择优资助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科技部中澳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中澳国际合作重大平台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作为通讯作者先后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AdvancedMaterials,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ChemicalCommunications,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CrystalGrowth&Design,CrystEngComm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被引近70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究主要涉及过渡金属簇合物/簇聚物超分子、多元染料有机共轭体系及半导体纳米异质结的设计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能。联系方式: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212013Tel.:+86-511-88797128,88797815E-mail:chizhang@ujs.edu.cnzhangchiujs@yahoo.com热诚欢迎具有优良无机合成、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无机-有机功能材料制备等学习或工作背景、学术思想活跃的优秀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研究人员加盟我们的研究团队,精诚合作,共同发展,开创精彩人生。〖返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