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2
考研复试结束也已经有一个月了,当时复习的时候很想考完之后不管结果如何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大书特书一下,但是真的考完之后脑子就一片空白了。很多新的事情让我一直没有好好回顾那半年的经历,直到看到同学们的经验,让我又有了分享经验的冲动。
我属于跨专业考研大军中的一个,就读于江南大学的某工科专业。
一、决定考研的原因
入学的时候曾经填了工业设计的志愿,但是因为当时对江大的专业情况一无所知,周围也没有学长学姐给个指导,所以顺序是胡乱填的,工业设计的专业放在了后面,所以和它失之交臂了。进大学之后还是对设计很感兴趣,关注过他们的作品和活动,很羡慕嫉妒他们的那种活力和创造力,最羡慕的是他们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废寝忘食,投入去做到最好的那个过程。
而我自己的专业正是自己不喜欢的,也有想过大二的时候转专业,但是那时候不太懂事,没有魄力,也不敢去争取。于是又一次和工设失之交臂。
到了该决定自己前途的时候,才发现大学里没有认真去学一门东西,对自己的专业也是马马虎虎,对工设也是浅尝辄止,将来应该何去何从,忽然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当时还是下不了决心去跨专业考研,觉得考工设一定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周围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每天念叨工业设计,就劝我下决心去考,说去为梦想拼搏一下,不管是不是成功,将来也不会后悔。
就在这种情况下,从2010年暑假起,我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了。还是考我们学校,一是专业的比较优势,二是熟悉这里的环境。
二、菜鸟的起步
暑假的时候和一个去年考江大但是差了两分的学姐聊天,问了很多非常菜鸟的问题,后来才知道这些其实都可以自己查到的,汗。然后买了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一个假期基本上就是在看这本书,看了两遍。体会到第一遍看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多看几遍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当然暑假的时候我还没有领会。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看起来比较重要的概念。
我报暑假班的时候已经爆满了,于是提前报了十一班。
开学陆陆续续开始看英语和手绘,手绘买了一本我们学校老师出的书,但是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十一班的讲课中了,打算十一以后再好好练。所以从八月份到十月份两个月基本上就是看设计史和英语,每天练一小时手绘。
三、黎明前的冲刺阶段
12月的时候开始上色练习以及整体的构思模拟练习。同时,这时候我才开始看政治。这个时候我对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又体现出来了,开始的时候过分注重画工的精细和准确,以临摹为主,而没有去刻意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模拟练习就是自己想一些题目,以主题设计为主,就比如江大07年的“以凹凸为主题”,08年的“以爱为主题”,之类。画的时候用到在IDKAOYAN学到的一些构思方法,还有画面排版的方法,在不断的练习中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不过最后感觉模拟的次数还是很少,因为前面恶补基础,临摹线稿的时间用的太长,导致后面的事情比较匆忙,这一点学弟学妹一定要注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比如早点开始练习线稿,过一个月左右就必须开始练上色,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必须开始从临摹转向原创,这个时间长短因各人的基础而异,如果是跨专业的就一定要早早开始。像我的情况,如果真的完全做到张老师的要求,大概分数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这段时间因为忙于手绘和政治,所以我的英语被我冷落了很久,设计史也只是在每天晚上复习完手绘和政治的时候才有空看几眼,保证不至于忘掉。确实我因为很多事情没有经验所以安排得不太合理。尤其对手绘没什么信心,甚至做好了今年积累经验明年再考一年的准备。关于手绘的问题我给IDKAOYAN发了一些邮件询问,也问过周围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长学姐,大家的回答都让我安心了一些,虽然还不是百分百有信心,但是至少还可以咬咬牙继续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很多话,是在考研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属于那难忘的几个月。比如说网站上的那篇“当暑假开始的时候,有100万人决定考研,而考完全科就剩下35万人,而考研录取人数大约是31万”的时候,我就觉得大概考上的几率还是挺大的,为了我喜欢的专业和以后喜欢的工作,相信一次自己继续复习吧。
这样到了考试的两天,反而过得比较轻松,考政治的前夜看了一晚上政治,然后第二天考设计史的前夜又翻了一遍史论。史论答得比较顺畅,写了很多。
最后一门6小时的手绘题目发下来的时候,觉得题果真不是太难,只是平时练习不够,觉得时间很紧。匆匆画完最后一笔的时候时间就到了。
另外说一下以我的经验教训总结的跨专业考工业设计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希望能给和我一样在迷茫中摸索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
总的来说,就是从决定考研的那天起,就要做好一个大体的规划。细节部分可以随着自己的安排而修整,但是总体的框架要早早定下来。
包括,四门课程的复习进度安排,哪个阶段哪一门是重点,每天哪门课程占多少时间,每门课程内部各个小部分的复习进度安排等等。比如手绘的临摹和原创,线稿和上色;英语的阅读,作文,政治的马哲,思修,毛特等等。
本文共2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