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陆熙园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14



姓名
陆熙园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

导师类型
学术型博导,学术型硕士

教学职称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

职务

招生专业
围产医学与胎儿学(博);妇产科学产科与胎儿学(硕)

电子邮箱
Luxiyuan2017@suda.edu.cn

个人简历:陆熙园研究员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2017年由苏州大学第一附院引进回国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及胎儿发育心血管生理、病理学。近十年来,在美国加州大学(UC Davis)对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心衰、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以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有较多的工作积累。在前期的有关线粒体功能、钙稳态、mPTP开放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质量较高的科研成果。《Circulation Research》, 《Cell Reports》, 《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领域内的核心期刊上。并取得了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在著名的心血管核心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还对申报人有关线粒体钙稳态的工作发表了一篇editorial comments,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此外,申报人在美国期间荣获美国心脏学会(AHA)以及sigma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并主持过AHA的科研项目。回国后主持多项国自然项目,并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姑苏人才等多项人才称号。


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
陆熙园的科研重点将着重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以及妊娠糖尿病引起胎儿及母体心功能损伤等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参与心肌代谢-收缩偶联、及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主要科研方向会是线粒体钙通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以及其存在的生理、病理意义的研究。这些领域的科研成果不仅能深入阐述一些重要的基础生理、病理学机制,而且还可以改进目前对代谢,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方式。结合本人前期所研发的在体FRET线粒体钙检测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属领先,可以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结合医院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学术任职:


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本人排名

Individual cardiac mitochondria undergo rare transient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s.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5
第一

The 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 selectively matches metabolic output to acute contractile stress in the heart.
Cell Report
2015
第一

Measuring local gradients of intramitochondrial [Ca2+] in cardiac myocytes during 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release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3
第一

承担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万元)
本人承
担任务

OPA家族新型
蛋白OPA3在心肌线粒体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OPA3功能缺失在心衰等心肌病中致病机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19-2022
57
主持

CaMKII糖
基化参与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线粒体动态失衡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18-2022
20
主持

成果获奖情况

成果名称
颁奖部门
获奖等级
完成日期
本人排名

The effect of mitochondrial Ca2+ uniporter on calcium
signal and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in adult cardiac myocytes
The effect of mitochondrial Ca2+ uniporter on calcium
signal and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in adult cardiac myocytes

美国心脏学会

2015
1

胎儿功能学技术平台创建与胎源性心血管疾病早期发育起源
中国
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2018
4




?
相关话题/苏州大学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