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四川新都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8),法学硕士(2011),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14),现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诉讼法学硕士点负责人,卓越法律人才中心主任。兼任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苏州市人民检察院院外专家,苏州广电总台融媒体中心(看苏州)“法学智库”专家成员,北京市隆安(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证据法、刑事辩护、司法制度。
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合著《新民事诉讼法专题讲座》(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调解:中国与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民事诉讼法入门笔记》(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卫生执法监督法律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版)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松散结合型法院治理模式研究”(编号:18CFX02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法院治理结构与组织架构研究”(编号:15FXC004),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9批特别资助(编号:2016T904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编号:2015M570471),另参与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曾获201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一届(2013)“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二等奖,中国法学会第八届(2013)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主题征文二等奖,第六届(2014)“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第六届(2018)“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一等奖等荣誉和奖励。
代表性论文:
《适时提出主义——以“新的证据”与证据失权的关系为中心》,《北方法学》(CSSCI扩展版)201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
《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年度观察报告(2017)》,《当代法学》(CSSCI)2018年第5期。
《案由续造与实体形成——无锡冷冻胚胎纠纷案判决评释》,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CSSCI集刊)2018年1辑(总第83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造》,《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6期。
《处分权主义与审判监督程序的结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7号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指导案例2号的程序法理》,《法学》(CSSCI)2013年第1期。
《人民调解制度的再完善》,《学习与探索》(CSSCI)2012年第1期。
在线课程:
中国大学MOOC(慕课)《民事诉讼法》,点击进入。
联系方式:lawyerwujun@vip.163.com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