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赵志刚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容量、快速充电的电致变色电池。这种电池以氧化钨(W18O49)纳米线和金属铝分别做为正、负极,具有别具特色的新优势:(1)能够和用户建立一个可以通过颜色变化识别容量多少的界面,透明状态时电量为充满状态,颜色逐渐变蓝标志着存储电量开始消耗,颜色最深时代表电量耗尽;(2)此电池可通过加入微量双氧水实现快充(8s内充满),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外接电源来充电以及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实现自充电;(3)电池容量高出同类电池6倍多。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为电致变色电池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www.sinano.ac.cn/xwdt/kydt/201605/W020160510622341393693.jpg)
![](http://www.sinano.ac.cn/xwdt/kydt/201605/W020160510622341406313.jpg)
电致变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