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州医工所检验室董文飞研究员课题组的王政等人开发了一种叶酸多聚物修饰的Janus型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平台并用于肝癌的协同治疗,有效解决了以上的三个难题。该纳米平台由银纳米球和介孔二氧化硅棒两部分组成,并且两部分在功能上互不干涉,可以极大的发挥银纳米球的离子释放功能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的药物运载工作。此外,Janus型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展现了极好的ICG运载能力,可以在近红外的刺激下响应性地持续释放ICG并产生极好的热效应。热效应不仅可以用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了银球释放银离子,从而提高该载药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在该纳米平台中,叶酸多聚物修饰在纳米载体表面,用于提高其生物稳定性和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研究了该纳米平台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显示, Janus型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具有均一的形貌和极好的稳定性。载药后的纳米粒子不仅展现了高的药物担载能力,且呈现了近红外光响应性ICG释放的特点。在细胞实验中,Janus型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相同规格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系统,证明了银离子在该体系中起到了补充光热治疗杀死效果的作用。在动物水平,该纳米载药系统展现了极好的对肿瘤的抑制效果.通过HE染色和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科研人员发现该纳米载药系统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Janus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系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肿瘤纳米平台。相关工作已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9 (36), 30306–30317 2017 (SCI, IF=7.504),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7b06446

图1、构建Janus型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平台用于实现近红外调控的肝癌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示意图。

图2、Janus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细胞毒性分析(a)共聚焦分析3h后SMMC-7721细胞对叶酸修饰的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内吞;(b)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入行为;(c)纳米粒子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性(d)纳米粒子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可以进入细胞,通过表明在载体表面修饰叶酸,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入行为。该纳米载药系统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安全剂量为50μg/mL。

图3、体内水平评价该载药系统的抗肿瘤作用效果(a)肿瘤生长曲线(b)肿瘤照片(c)肿瘤重量(d)TUNEL荧光染色照片(e)定量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载药系统具有极好的抗肿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