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2013-12-04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能胜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管理、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60篇,其中含不少于3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博士英语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选3门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3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23
高等水处理理论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相关话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