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洪兵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7



陈洪兵(1970-),男,湖北荆门人,非党员,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刑事法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汇业(南京)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从事刑法解释学研究。 自2002年以来,已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清华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东方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刊物上百余篇,CLSCI刊物上4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24篇,《法学文摘》节选1篇;独立出版专著8部;主持课题7项。电邮联系:chenhongbing06@tsinghua.org.cn。

一、主要经历:
1990年9月-199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法学本科
1994年6月-2000年8月江苏剑桥人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2000年9月-2003年7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肖中华先生)
2003年7月-2005年4月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2005年5月-2006年7月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
2006年9月-2009年7月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张明楷先生)
2009年8月-2017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2年7月-2013年6月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客员准教授(师从前田雅英先生)
2017年6月至今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主要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及入世背景下的中国有组织犯罪--有组织犯罪对策研究》,载《犯罪研究》2002年第4期 (合作发表);
2.《刑法应关注的是“损人”还是“利己”》,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
3.《试析毒品犯罪》,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合作发表);
4.《法规竞合与想像竞合比较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合作发表);
5.《试析经济犯罪中的法规竞合》,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2期;
6.《赃物犯罪探析》,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合作发表);
7.《论个人秘密的刑法保护》,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2期(合作发表);
8.《驱散网络世界的一片乌云--网络犯罪:兼与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4年第5期;
9.《持有型罪群证明责任、立法评析及司法适用》,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4期;
10.《假冒专利罪疑难问题探讨》,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侵犯商业秘密罪疑难问题研究》,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2.《抢劫罪疑难问题研究--对传统罪名的解读》,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合作发表);
1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含义之辨》,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4期;
14.《关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司法适用问题》,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5.《“危险概念是一个危险的概念”:关于狭义危险犯的理论及立法检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6期(合作发表),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6.《发票犯罪处罚空隙探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1期;
17.《交通肇事罪理论价值评析: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载《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18.《背信行为的刑法探究》,载《法治论丛》2005年第5期;
19.《从刑法解释论谈死刑的司法控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04;
20.《试析非法拘禁罪的疑难问题》,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01;
21.《人身买卖犯罪的司法适用及立法评析:兼析最高院颁布的两个案例》,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2.《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知”的证明责任及其立法评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合作发表);
23.《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合作发表);
24.《从比较法视角检讨我国过失犯之立法》,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5.《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相关问题》,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6.《“能而不予阻止者,有罪”:关于不作为犯的比较分析》,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8期(合作发表);
27.《绑架罪疑难争议问题研究》,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8.《抢劫杀人的应定故意杀人罪》,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
29.《违法身份与责任身份分类的尝试:以日本刑法第65条的规定为视角》,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4期;
30.《是逻辑,还是经验:刑法因果关系的比较法分析》,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1.《间接正犯行为媒介论》,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第2辑;
32.《加减的违法身份概念之提倡:以日本共犯与身份理论为借鉴》,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3.《必要共犯的若干问题检讨:以共犯的处罚根据为视角》,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4.《一个案例的共犯论展开》,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6期;
35.《关于不能犯的案例研究进路》,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6.《教唆犯规定、适用及立场之考量》,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7.《共犯处罚根据论》,载《刑事法评论》2008年第2辑;
38.《中立的帮助行为论》,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39.《财产罪法益上的所有权说批判》,载《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第1辑;
40.《共罚的事后行为论及其展开》,载《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41.《不作为的窝藏、包庇否定论》,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合作发表);
42.《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构成遗弃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兼质疑周光权老师提出的“窝藏罪说”》,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3.《对刑法规范拒绝“亲属”概念的检讨与反思:以窝藏、包庇罪的实证分析为视角》,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合作发表);
44.《最小从属性说与极端从属性说批判:兼质疑王昭武先生倡导的最小从属性说》,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45.《同意伤害的可罚性检讨:以共犯的处罚根据为视角》,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6.《公共危险犯的未完成形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7.《经济的财产说之主张》,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8.《承继共犯否定论:从因果共犯论视角的论证》,载《刑事法评论》2009年第2辑;
49.《论运输行为的中立性》,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合作发表);
50.《论正当防卫评价的相对性》,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合作发表);
51.《容留行为的中立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合作发表);
52.《不作为共犯与犯罪阻止义务》,载《刑法论丛》2009年第3期(合作发表);
53.《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4期(合作发表);
54.《网络中立行为的可罚性探究:以P2P服务提供商的行为评价为中心 》,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5.《认真评价本犯的事后行为》,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6.《刑法分则中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区分》,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7.《论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
58.《刑法分则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另一种理解》,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59.《质疑经济犯罪司法解释共犯之规定:以中立行为的帮助理论为视角》,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0.《重新审视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归类:以案例为进路分析》,载《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卷;
61.《危险社会的危险犯论纲》,载《刑事法评论》2011年第1辑;
62.《文书伪造犯罪的构成要件解释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合作发表);
63.《简评<刑法修正案八>有关发票犯罪的规定》,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64.《复法益犯既未遂及竞合问题研究:以典型个罪为视角展开》,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第5期(合作发表);
65.《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法益及其展开》,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3期;
66.《即成犯、状态犯、继续犯的理论界分和评价》,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1期(合作发表),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
67.《我国未规定共同正犯不是立法疏漏》,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8.《交通肇事罪中两个‘逃逸’含义的新解读》,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9.《选择性罪名亦可并罚》,载《人民检察》2011年第21期(合作发表);
70.《罪刑相适应原则在解释论中的贯彻》,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2期;
71.《“致人重伤、死亡”类型化研究》,载《兰州学刊》2012年第3期;
72.《应从法益视角规范性考量行为个数》,载《天府新论》2012年第2期;
73.《质疑“足以”系具体危险犯或危险犯标志之通说》,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合作发表);
74.《不必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大竞合论之提倡》,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75.《刑法分则中“……的”、“或者”与构成要件的解释》,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合作发表);
76.《区分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的再审视》,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77.《致胎儿死伤的刑法评价》,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4期;
78.《重新解读侮辱罪》,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79.《重新诠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80.《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实行行为只有’拐卖》,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81.《“二人以上轮奸”的认定》,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2.《故意杀人罪的对象及实行行为新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合作发表);
83.《滥用银行卡的刑事责任》,载《法治研究》2013年第5期;
84.《解读<刑法修正案(八)>关于人体器官犯罪之规定》,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85.《论经济的财产损害》,载《刑事法评论》第32卷(2013年);
86.《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区分中“两个当场”的坚持--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载《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87.《财产犯的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88.《以罪刑相适应原则破解刑法中的注意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89.《不法交易与诈骗罪》,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8期;
90.《论“抢劫致人重伤、死亡”》,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5期;
91.《中国语境下存款占有及错误汇款的刑法分析》,载《当代法学》2013年第5期;
92.《绑架罪的法益及适用:对传统罪名的重新解》,载北大法律信息网组编:《责任高于热爱》(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2003-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3.《财产犯的事后行为评价问题》,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94.《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系》,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95.《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载北大法律信息网组编:《专业源于热爱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2013-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96.《反思我国受贿罪的适用困境:以系列部级高官受贿案为例》,载《东方法学》2014年第4期;
97.《论贪污罪中“侵吞”、“窃取”、“骗取”及“其他手段”》,载《法治研究》2014年第8期;
98.《论贿赂罪的职务关联性》,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99.《通说误读了侵占犯罪构成要件》,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00.《我国贿赂犯罪体系的整体性反思与重构:基于法治反腐的使命》,载《法治研究》2014年第12期;
101.《共犯与身份的中国问题》,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6期。
102.《“国家工作人员”司法认定的困境与出路》,载《东方法学》2015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103.《渎职相关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载《金陵法律评论》2014年春季卷;
104.《共犯论的分则思考:以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为例》,载《法学家》2015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5.《共同正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法理及适用》,载《北方法学》2015年第3期;
106.《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与竞合》,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07.《解释论视野下的污染环境罪》,载《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7期;
108.《“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再解释:全面检讨关于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之通说》,载《当代法学》2015年第4期;
109.《体系性诠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载《法治研究》2015年第4期;
110.《论挪用公款罪实行行为》,载《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11.《骗取贷款罪的准确适用探究》,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12.《共犯的处罚边界》,载《北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1辑;
113.《准抽象危险犯概念之提倡》,载《法学研究》2015年第5期;
114.《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行行为》,载《刑事法评论》第36卷(2015年);
115.《选择性罪名若干问题探究》,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16.《<刑法修正案(九)>中“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相关条款的理解适用:“大竞合论”立场再提倡》,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被《法学文摘》2016年第2期节选转载。
117.《追诉时效的正当性根据及其适用》,载《法治研究》2016年第1期;
118.《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根据及其适用》,载《东方法学》2016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6年第9期全文转载;
119.《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重合与竞合》,载《法学评论》2016年第3期;
120.《竞合处断原则探究:兼与周光权、张明楷二位教授商榷》,载《中外法学》2016年第3期;
12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口袋化”的实践纠偏》,载《刑事法评论》第37卷(2016年);
122.《交通肇事“逃逸”规范目的的相对性解读》,载《东方法学》2016年第6期;
123.《刑法溯及力适用问题研究:兼与民法、行政法比较》,载《法治研究》2016年第4期;
124.《论交通肇事罪中的“因而”:基于判决书的实证分析》,载《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25.《公共危险犯未完成形态的类型化分析》,载《现代法治研究》2016年第1期;
126.《实体与程序双层次罪数论体系的构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127.《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刑法解释中的适用研究》,载《交大法学》2016年第4期;
128.《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边界》,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7年第5期转载;
129.《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分:以交通肇事逃逸为例》,载《法治研究》2017年第1期;
130.《毒品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载《楚天法学》2017年第1期;
131.《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限缩:基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载《北方法学》2017年第2期;
132.《“美丽中国”目标实现中的刑法短板及其克服》,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5期;
133.《以实质故意论破解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的区分难题:以环境犯罪为例》,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34.《模糊罪过说之提倡:以污染环境罪为切入点》,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35.《中国式刑法立法模式下的结果犯与实害犯》,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36.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空间》,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12期;
137.《环境犯罪主体处罚范围的厘定:以中立帮助行为理论为视角》,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38.《论污染环境罪中的“严重污染环境”》,载《刑法论丛》2017年第2卷(总第50卷);
139.《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限缩解释适用》,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140.《抽象事实错误的问题在于轻罪既遂犯的认定:“包容性评价说”之提倡》,载《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141.《“因逃逸致人死亡”条款虚置化的原因及其克服》,载《法学》2018年第2期;
142.《法定犯时代背景下罪过形式的确定》,载《法治研究》2018年第3期;
143.《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44.《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法模式研究》,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45.《刑法分则个罪实行行为的厘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8期全文转载;
146.《刑法错误论的实质》,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4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载《东南法学》2018年第2期;
148.《论技术中立行为的犯罪边界》,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49.《双层社会背景下的刑法解释》,载《法学论坛》2019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50.《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边界——以“快播案”判决为切入点》,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151.《“情节严重”的解释误区及立法反思》,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152.《“情节严重”司法解释的纰缪及规范性重构》,载《东方法学》2019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
153.《质疑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兼与张明楷、柏浪涛、王彦强三位商榷》,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154.《以罪刑相适应检视选择性罪名的范围及适用》,载《江淮论坛》2019年第4期;
155.《继续犯范围厘定及适用研究》,载《兰州学刊》2019年第1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56.《犯罪构成要件之间是互斥还是竞合(重合)》,载《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157.《虚假诉讼罪相关问题研究》,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58.《罪数论的中国方案:包括的一罪概念之提倡》,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159.《自然与规范双重视角下行为个数的认定:兼谈“‘同时’构成其他犯罪”规定的理解适用》,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60.《准确解读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载《法治研究》2020年第4期;
161.《再论“不必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年第5期。

三、独立出版专著:
1.《共犯论思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2.《中立行为的帮助》,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公共危险犯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人身犯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贪污贿赂渎职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中国式的刑法竞合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刑法分则精进课堂》(电子图书,ISBN 978-7-900837-31-8),中国检察出版社2019年出版,录制时长32小时,五十万字左右。

四、主持课题:
1.江苏省法学会2010年度法学研究课题“公共危险犯具体适用研究”(课题编号:SFH2010C04),结项成果鉴定为优秀;
2.江苏省法学会2012年度法学研究课题“现代人身权刑法保护研究”(课题编号:SFH2012D07),结项结果鉴定为优秀;
3.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820003),已结项;
4.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式的刑法竞合问题研究”【课题编号:CLS(2014))D039】,结项成果鉴定为良好;
5.2016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刑法适用与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6FXB004);
6.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污染环境罪适用研究”【课题编号:CLS(2016)D52】;
7.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服务商刑事责任边界及体系构建研究”(批准号:18BFX104)。

五、学术影响力:
1.被评为“2015年度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
2.荣获“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称号(法学一级学科全国10人);
3.荣获2015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CLSCI论文高产作者称号;
4.被评为“2016年度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
5.入选“2016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法学一级学科全国31人);
6.荣获2016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CLSCI论文高产作者称号;
7.入选“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排行榜(2017版)”法学一级学科全国第131名、二级学科刑法学全国第17名;
8.被评为“2017年度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
9.荣获2017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CLSCI论文高产作者称号;
10.荣获高被引作者称号(2015-2016年发文被2017年发文引用在法学一级学科全国引用率排名第六);
11.(2006-2018)高校人文社科****期刊论文排行榜(全国法学一级学科排名第34名,江苏第2名,刑法二级学科排名第12名);
12.被评为“2018年度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
13.被评为“2019年度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自举办“十大优秀作者”评选活动以来2015-2019年连续五届入选“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作者”称号);
14.入选“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称号(全国法学一级学科59人);
15.连续两次6年(2016年度、2019年度)获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高产作者、高引用作者”称号(全国法学一级学科8人)。







相关话题/东南大学 法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艳红教授
    刘艳红,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奖励计划”****、第七届全国十大****法学家,入选“国家百千****才工程”、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川教授
    李川,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连续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双千计划”在江苏省司法厅挂职副处长。2016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9年江苏省第五届优秀青年法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2007),德国马尔堡大学访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孟红教授
    联系方式:njmenghong@sina.co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欧阳本祺教授
    一、基本信息欧阳本祺,197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08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会长。二、入选人才计划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计划(2013)2.江苏省政府“33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禄生研究员
    王禄生,法学博士,东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方面的研究。在《中国法学》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23篇、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9篇、中国法学会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红
    刘红,女,法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4年任教于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07年起任教于东南大学法学院。2008年获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南京市新城科技园奖教金。主持江苏省法学会项目“法律法规清理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苗泽一
    苗泽一,东南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在SSCI/SC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独立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1项。2019年被评为东南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颖慧
    1、基本情况:郑颖慧,女,民盟,讲师,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律史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法律史学。2、学习经历: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博士3、学术方面:专著《宋代商业法制研究——基于法律思想视角》,法律出版社,2011.规划教材《中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龚向和教授
    龚向和,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人权法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99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导师刘作翔教授);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周叶中教授);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
  • 东南大学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练军教授
    刘练军,江西都昌人,法学博士(浙江大学),曾访学于台湾中正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东南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研究员。学术旨趣集中于人格权的公私法保护、基本权利理论、司法制度及监察法学等领域。在海峡两岸暨香港发表研究论文八十余篇,曾被中国法学创新网列入高产作家排行榜,业余在各类报刊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