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由紫台台长杨戟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参加本次发布会的天文专家及新闻媒体代表;指出本次新闻焦点,是紫金山天文台主导的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追踪探测到引力波源的重大科学发现。中国南极天文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力帆研究员、吴雪峰研究员面对记者就此次发现做了专业解读,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1916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直到100年后的 2016年2月11日,美国地基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辐射,一举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给出的引力波存在的预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重要的科学意义,2017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引力波发现的天文学家。

图2 南极天文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力帆介绍重大成果

图3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4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5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6 新闻发布会现场
随着引力波在观测上证实,寻找产生引力波的辐射源就落到天文学家的肩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南极建设的望远镜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观测设备。2017年8月17日,LIGO和VIRGO(欧洲“室女座”引力波探测器)共同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由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北京时间2017年8月18日21:10起(即距离引力波事件发生24小时后),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合作团队利用正在中国南极昆仑站运行的第2台望远镜AST3-2对GW 170817开展了有效的观测,此次观测持续10天,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数据,探测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学信号。这是我国的望远镜首次观测到引力波的辐射源,预示着我国的天文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撰稿:宁宗军 摄影:徐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