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总经理戴厚良致开场辞,段瑞春致辞并宣读“马永生星”国际命名公报,张丽萍致辞、宣读并颁发“马永生星”命名证书,“马永生星”发现者代表、紫台赵海斌研究员介绍小行星发现经过和运行轨道,小行星基金会杨捷兴、汪琦研究员向马永生院士赠送“马永生星”光盘及技术资料,朱丽兰和王玉普向马永生院士颁送“马永生星”命名铜匾、挂绶彩带。
张丽萍在致辞中盛赞马永生院士在油气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表示:“小行星命名一旦获得国际批准,即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而小行星命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马永生星’的命名是国际社会对马永生院士科学成就的敬佩和褒扬,这不仅是马永生院士的光荣,也是中国石化集团的光荣”。
马永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他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发现的主要贡献者。在长期的油气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为促进我国石油行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马永生院士曾于200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在命名仪式上马永生院士说:“宇宙星辰遥不可及,‘马永生星’于我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奖励与光荣的意义,它更意味着鼓舞和激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
“马永生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6日,用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3月给予210292号国际永久编号,2017年6月9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马永生星”。“马永生星”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半长径为2.755天文单位,偏心率为0.091,轨道倾角为8.122度,绕太阳一周需4.57年。
在命名仪式后的学术报告会上,马永生院士、赵海斌研究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彭苏萍院士、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傅伯杰院士分别作了《海相油气勘探与技术进展》、《近地天体会成为地球的终结者吗?》、《“十三五”能源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规划战略研究》、《地球科学发展前沿与优先领域》为题的学术报告。

朱丽兰、王玉普向马永生院士颁发命名铜匾

张丽萍向马永生院士颁发命名证书

张丽萍书记致辞

赵海斌研究员介绍马永生星情况

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