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黎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28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 同专业硕导
基本信息
个人简介
近期主要论著
近期科研项目
姓名:王黎娟
国籍:中国
性别:女
职称:教授
职务:博导
最高学历:博士
所属专业:气象学
所属系部:天气学系
毕业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邮箱:wljfw@163.com
主讲课程: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天气学分析,专业英语,季风动力学,大气科学导论
教育背景:
2003.09-2007.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6.09-1999.06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气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09-1992.06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工作经历:
2012.05-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导2011.04-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2010.08-2011.02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高级访问****2005.06-2011.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导1999.09-2005.05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讲师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等“JournalofClimate”、“MeteorologyandAtmosphericPhysics”、“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大气科学”、“热带气象学报”、“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大气科学学报”等刊物审稿人荣誉获奖:
2019年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原理”课程负责人2014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天气学原理”课程负责人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1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青年科研科工作者2006年国家级一类精品课程“天气学原理”主讲教师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笃风正”优秀论文奖200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青年科研科工作者2003年南京气象学院“优秀班主任”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好课件奖2001年江苏省第一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Zhao Xiaofang,Wang Lijuan.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from the Onset to Withdrawal before and after 1993/94.Advances in Meteorology,2020:10.1155/2020/**
王黎娟,蔡聪,张海燕.两类ENSO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环流特征及关键系统.大气科学学报,2020,43(4):617-629.
闫军,王黎娟等,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特征和预报概念模型.热带气象学报,2020,36(1):32-41.
赵小芳,王黎娟,等.2019.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35(6):831-841.
王黎娟,张海燕, 陈爽. 2019. 4-6月江淮流域不同尺度温带气旋发展率及移动特征. 大气科学学报. 42(3):399-408.
伍丽泉, 李清泉, 丁一汇, 等. BCC_CSM1.1气候模式年代际试验对北极涛动季节回报能力的初步评估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 (1):1-11
Wang L.J.; Wang C.; Guo D. 2018.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ynoptic-scale EAP teleconnection patter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tmospheric Research. 214: 150-162.
Wang, C.; Wang, L.J. 2018. Combined Effects of Synoptic-Scale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Atmosphere .9,154.
王黎娟, 陈爽, 张海燕. 2018. 南印度洋偶极子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联系[J]. 大气科学学报, 41(03):344-354.
WU Li-Quan, LI Qing-Quan, DING Yi-Hui, WANG Li-Juan, et al.,2018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n the hindcast skill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with decadal experiment by the BCC_CSM1.1 climate model.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9 (2018) 209-217
Lijuan Wang, Aiguo Dai, et al. 2017.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During Late Spring to Summer[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4(2):169-180.
Lijuan Wang, Zhujun Dai, Jielin He. 2017.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TENANCE AND INCREASE IN HEAVY RAINFALL OF THE LANDING TROPICAL STORM BILIS AND MOISTURE TRANSPORT FROM LOWER LATITUDE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3 (1):47-57.
孙小婷, 李清泉, 王黎娟. 2017.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及其大气环流异常[J]. 大气科学, 41(6):1332-1342.
王黎娟, 高龙龙. 2017.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旱涝年环流差异[J]. 大气科学学报. 40(3):310-320.
卢小丹, 王黎娟, 刘国忠,等. 2017. 两个不同季节台风引发广西特大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对比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33(3):375-385.
刘祥, 王黎娟, 陈爽. 2017. 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的频数及移动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2):250-258.
戴竹君, 高辉, 李力, 王黎娟, 王宏斌, 陆晓波. 2017. 新型探测资料在2014年春节污染天气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 40(1), 78-86.
Lijuan Wang, Shuaihong Guo, Jing Ge. 2016. THE TIMING OF SOUTH-ASIAN HIGH ESTABLISH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TROPICAL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PRECIPITATION OVER EAST-CENTRAL CHINA IN SUMMER[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2(2):136-144.
王黎娟, 葛静. 2016.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J]. 大气科学. 40(4):853-863.
邓汝伊, 王黎娟, 刘国忠. 2016. 广西一次冬季暴雨的水汽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32(11):133-140.
卢小丹, 王黎娟, 刘国忠. 2016. 深秋季台风“海燕”(1330)引发广西特大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32(11):141-148.
李业进, 王黎娟. 2016. 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变异及其邻近地区对流活动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39(2):156-165.
戴竹君, 王黎娟, 管兆勇, 等. 2015. 热带风暴“Bilis”(0604)暴雨增幅前后的水汽输送轨迹路径模拟 [J]. 大气科学, 39 (2): 422?432, doi: 10.3878/j.issn. 1006-9895. 1404.13340.
张超,王黎娟,陆魁东.2015. 湖南双季稻区5月低温特征及预警信号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一级),36(1):57-66
葛静,王黎娟,张良瑜,2015. 春末夏初南亚高压活动与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强迫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8(5):611-619
王黎娟,黄青兰,李熠,等.2014.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的空间非均匀分布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7(3):313-322.
王黎娟,庞玥,于波,等. 2014. 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性强降水及其10-30d 低频环流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30(5):851-860.
戴竹君,王黎娟,管兆勇等.2104. 登陆热带风暴“Bilis”维持和暴雨增幅与低纬水汽输送的关系及其数值试验. 热带气象学报,30(1):45-54.
郭帅宏,王黎娟,王 苗. 2014. 南亚高压建立早晚与亚洲热带夏季风及中国中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30(1): .139-136
王黎娟,郭帅宏,何金海,等. 2013. 4~5 月南亚高压建立早晚年份环流差异及其可能成因. 大气科学, 37 (6): 1165–1178, doi:10.3878/ j.issn. 1006-9895.2013.12079.
王黎娟,任晨平,崔晓鹏等.2013. “碧利斯”暴雨增幅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大气科学学报,36(2):147-157.
庞玥,王黎娟,于波.2013.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与10-30d低频振荡的联系.大气科学学报,36(6):742-750.
秦育婧,王黎娟,何金海,等. 2013. 4-5 月南亚高压重建过程与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9(1): 61-67.
任晨平,曹洁,王黎娟,崔晓鹏.2013.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的3种求解方法在分析台风 Bilis 暴雨增幅中的比较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 18(6): 721-732.
贾燕,王黎娟,张佳婷. 2013.SVD揭示的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 29(5):813-823
王黎娟,郭帅宏.2012: 4-5 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5( 1) : 10-23.
WANG Li-juan, CHEN Xuan, GUAN Zhao-yong et al. ,2012.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diabatic heating during persistent intense rain events in Yangtze-Huaihe Rivers basin. J. Trop. Meteor.18(4): 528-536.
卢珊,王黎娟,管兆勇,等. 2012. 低纬季风涌影响登陆台风“榴莲”( 0103) 和“碧利斯”( 0604) 暴雨增幅的比较[J]. 大气科学学报,35 ( 2) :175-185.
黄青兰,王黎娟,李熠,等. 2012.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8(5): 749-756.
卢楚翰,秦育婧,王黎娟.2012.春季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与500hPa副高断裂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5(5):564-569.
LIU Bo-qi, HE Jin-hai and WANG Li-juan. 2012. On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southern Asian convection influencing the South Asian high establishment during winter to summer transition. J. Trop. Meteor., 18(4): 473-484.
Wang Lijuan Huang Qinglan, Dai Aiguo et al. 2011: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s of Meiyu rainfall in the Jiang-Huai basin,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patterns. CLIMATE RESEARCH, Vol. 50: 203–214, doi: 10.3354/cr01035.
Wang Lijuan, Gao Hui, Guan Zhaoyong, et al.,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subtropical East Asian diabatic heating during South China heavy rains in June 2005. Acta Meteor. Sinica, 25(2), 203-210, doi: 10.1007/s13351-011-0027-6.
王黎娟,陈璇,管兆勇,等. 2011: 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副高位置变异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 热带气象学报,27(3): 327-335.
王黎娟,高辉.2011. 西南季风与登陆台风耦合的暴雨增幅诊断及其数值模拟. 大气科学学报,34( 6) : 662-671.
王黎娟,高辉,卢珊.2011:Effect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Monsoon on the Heavy Rainfall from the Landing Typhoon Based on the Wavelet Analysis. 2011: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核心
卢峰,王黎娟,郑彬,等. 2011:南海地区对流层大气准两年振荡的垂直结构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 27(4): 484-494.
陈璇,王黎娟,管兆勇,等.2011: 大气加热场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位置变化的数值模拟.大气科学学报,34(1): 99-108.
王艳玲,王黎娟. 2011: 东亚地区北方气旋和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特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7( 6) : 43-48.
钱代丽,王黎娟,徐菊艳,2011: 大气科学专业“天气预报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4(5):78-79
何洁琳,万齐林,管兆勇,林爱兰,王黎娟. 2011: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季节内振荡:热带气旋活动强、弱年的对比. 热带气象学报,27(1): 22-30.
HE Jie-lin, WAN Qi-lin, GUAN Zhao-yong LIN Ai-lan, WANG Li-juan.. 2011: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and their observed association with tropical synoptic waves in the Asian-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 boreal summer. J. Trop. Meteor., 17(3): 248-256.
HE Jie-lin, WAN Qi-lin, GUAN Zhao-yong LIN Ai-lan, WANG Li-juan. 2011: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in Asia to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 boreal summer: Contrastive analysis for active and inactive years of tropical cyclones. J. Trop. Meteor., 17(4): 326-334.
李永智,王黎娟,李京梅,李晓林,2011: 2010 年7月22-24日三门峡市暴雨过程特征分析,安徽农业科学,39( 33) : 20849-20851
WANG Li-juan, LU Shan, GUAN Zhao-yong et al. 2010:Effects of low-latitude monsoon surge on the increase in downpour from tropical storm Bilis. J. Trop. Meteor., 16(2): 101-108.
王黎娟, 卢珊, 管兆勇, 等. 2010: 台风“榴莲”陆上维持及暴雨增幅的大尺度环流特征.气候与环境研究, 15 (4) : 511-521.
王黎娟,高辉,等. 2010:Analyses of the short-term position change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during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South China based on diabatic heating,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ICMT ,EI核心
张建军,王黎娟,卢振礼,胡峰,路伟. 2010:一次连续性大雾的成因分析,山 东气象,30(2):11-13
何洁琳,万齐林,管兆勇,林爱兰,王黎娟. 2010: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ISO 传播特征及其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联系的观测事实研究.热带气象学报,26(6):724-732
HE Jie-lin, GUAN Zhao-yong, WAN Qi-lin WANG Li-juan. 2010:The role of cold ai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vapor in both TCs Nanmadol (0428) and Irma (7427) making landfall onChinain wintertime. J. Trop. Meteor., 16(2): 160-170.
冯娟, 管兆勇, 王黎娟, 等. 2010: 夏季热带中太平洋SST 异常型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大气科学学报, 33( 5) : 547-554.
黄青兰,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2010:有关江淮梅雨的研究回顾,浙江气象,31(2):2-7
王洪霞,王黎娟,何金海. 2010: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研究进展, 气象与减灾研究. 33(2):15-18
侯曌,王黎娟,2010:植被可能蒸散的4种计算方法的综述和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38( 28) : 15753-15754,15759
王黎娟,陈璇,管兆勇,何金海. 2009: 我国南方洪涝暴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短期位置变异的特点及成因. 大气科学,33(5):1047-1057.
王黎娟,管兆勇,何金海,张中杰. 2009:“05.6”华南强降水期间副热带高压活动与加热场的关系. 气象学报, 67(4):666-673.
王黎娟,管兆勇,Yu Bo,曾刚,何金海. 2009: Effects of diabatic heating on the short-term position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during persistent heavy rain event in South China. Proc. of SPIE. EI核心
王黎娟,2009:《天气学分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科技信息,31:5.
刘伯奇,何金海,王黎娟. 2009: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大气科学,33(6):1319-1332.
钱代丽,管兆勇,王黎娟. 2009:近57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大气科学学报,32(5):677-685.
何洁琳,管兆勇,万齐林,王黎娟. 2009:冬季登陆我国的0428和7427号台风过程的冷空气作用和水汽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 25(5):541-550.
何洁琳,管兆勇,钱代丽,万齐林,王黎娟. 2009:Occurrences of Wintertime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6): 333?338
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陈璇. 2008:国内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的研究进展. 热带气象学报,24(6):724-731.
Lijuan Wang, Zhaoyong Guan, Chunhua Shi, et al. 2008:Features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of the extremely heavy rain with severe floods over South China in June 2005 and its possible cause. Proceedings of SPIE, Vol:7083, 70830S-1~ 70830S-9,2008,DOI: 10.1117/12.791771. EI核心
Lijuan Wang, Zhaoyong Guan, Chunhua Shi, Lianji Jin, and Jiaqing Ma. 2008:Circulation background of the extremely heavy rain causing severe floods in Huaihe River valley in 2003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apparent heating. Proceedings of SPIE,Vol. 7085, 70851B-1~ 70851B-10. EI核心
王黎娟,管兆勇,何金海. 2008: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气象科学,28(1):1-7.
夏芸,管兆勇,王黎娟. 2008:2003年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与30~70 d天低频振荡的联系.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1):33-41.
祁莉,张祖强,何金海,管兆勇,王黎娟. 2008: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可能成因的动力诊断分析. 大气科学,32(2):395-404.
WANG Lijuan, GUAN Zhaoyong, HE Jinhai,Xu Haiming. 2007:Comparison of the Double Summer Monsoon Troughs over East Asi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1(1):75-86.
王黎娟,管兆勇,何金海. 2007:2005年6月华南致洪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探讨.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0(2):145-152.
王黎娟. 2007:《天气学分析》中槽线和切变线分析讨论. 气象教育与科技, 30(3):10-12.
汤英英,王黎娟,2007:刘毅,陈栋. 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研究进展. 四川气象,27(3):3-5.
丛菁,管兆勇,王黎娟. 2007:夏季亚澳季风区两支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夏季风活动的联系.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30(6):779-785.
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 2006: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槽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槽的比较. 气象学报,64(5):583-593.
WANG Li-juan, GUAN Zhao-yong, HE Jin-hai. 2006: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12(2):1-8.
Lijuan Wang, Zhaoyong Guan, Jinhai He, and Jiangjin Lu. 2006: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Sumatra areas and its possible factors. Proceedings of SPIE,Vol.6301, 63010L-1~ 63010L-10.
Lijuan Wang, Zhaoyong Guan, Jinhai He, and Jiangjin Lu. 2006:Climatic features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trough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trough.. Proceedings of SPIE, Vol.6301.63010Q-1~ 63010Q-12.
He Jinhai, Wen Min, Wang Lijuan, Xu Hai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set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Asian-Australian "Land Bridg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6, 23(6) : 951-963.
高庆九,王黎娟. 《天气学分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体会. 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9(4):14-18.
王黎娟,温敏,罗玲,何金海,林建. 2005: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热带气象学报,21(5):488-496.
王黎娟,罗玲,张兴强,何金海. 2005: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变动特征分析.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8(5):577-585.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 2005:近40a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气象科学,25(5):490-498.
Wang Lijuan,He Jinhai,Guan Zhaoyong. 2004: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Asian-Australian “Land Bridge” Areas and Its Possible Factor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8(4):441-454.
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 2004: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7(4):451-460.
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温敏. 2004:亚澳“大陆桥”地区降水和对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气象科学,24(4):379-386.
王黎娟,薄兆海. 2004:《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使用体会. 气象教育与科技,26(2):5-11.
何金海,王黎娟,徐海明,周兵. 2004: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 新疆气象,27(1):1-7.
王宝鉴,黄玉霞,何金海,王黎娟. 2004:东亚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 高原气象,23(6):912-918.
He Jinhai, Xu Haiming, Wang Lijuan, Zhou Bing. 2003:Climatic Features of SCS Summer Monsoon Onset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 17, 19~34.
何金海,王黎娟,温敏. 2003: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对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的影响. 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__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2003,13-17.
李峰,孙秀荣,李宇梅,王黎娟. 2001:两种反映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指数的比较研究. 气象科学,21(2):178-185.
王黎娟,何金海,徐海明.2000: 黑潮地区海温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数值试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Vol.23(2):211-217.
徐海明,何金海,管兆勇,王黎娟. 2000:北半球冬季WA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初夏季风的可能途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3(3):361-369.
何金海,徐海明,周兵,王黎娟. 2000: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 气候与环境研究,5(4):333-344.
He Jinhai, Wang Lijuan and Xu Haiming. 2000:Abrupt Change in Elements around 1998 SCS Summer Monsoon Establishment with Analysis of Its Onset.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Vol.14(4):426-432.
王黎娟,何金海,徐海明,陈富山. 1999:1998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爆发过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Vol.22(2),135-140.
王黎娟,何金海. 1998:海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季风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 气象教育与科技,20(2):24-29.
近期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体化模式无缝隙预报评估与检验”专题负责人,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夏季丝绸之路与东亚-太平洋型结合模态的维持机制及对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研究”,2020年1月~2023年12月,项目负责人。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南亚高压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研究”,2014年9月~2017年12月,项目负责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春至夏南亚高压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2013年7月~2016年6月,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由冬至夏转换季节南亚高压的重建机理及其影响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2月,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江淮梅雨期降水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及形成机制”,2010年1月~2012年12月,项目负责人。公益性行业专项“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边界层-对流层综合观测”,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专题负责人。973课题“登陆台风强风暴雨及成灾机理研究”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专题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近百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2008年1月~2011年12月,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预测业务技术研究”,2010.1~2013.12,子课题。973“暖池变异对ElNi?o/ENSO及东亚季风的影响机制”,2012~2016,专题负责人。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的气候背景研究”,2007年1月~2008年12月,项目负责人。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异及我国南方旱涝的机理研究”,2006年9月~2009年2月,项目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南海季风影响印度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可能机理”2006年1月~2007年12月,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南半岛中尺度地形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主要参加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动的机理研究”,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主要参加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北半球际大气涛动及其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主要参加者。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暂无内容
论文成果
两类ENSO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环流特征及关键系统 大气科学学报 2020, 43, 617-62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from the Onset to Withdrawal before and after 1993/94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2020, 2020, 10.1155/2020/**.
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特征和预报概念模型 热带气象学报 2020, 36, 32-41.
专利
暂无内容
著作成果
暂无内容
科研项目
暂无内容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两类ENSO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环流特征及关键系统.大气科学学报,202043(4):617-62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from the Onset to Withdrawal before and after 1993/94.Advances in Meteorology,**:10.1155/2020/**
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特征和预报概念模型.热带气象学报,202036(1):32-41
共3条1/1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专利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
共0条0/0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
共0条0/0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共0条0/0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暂无内容
授课信息
暂无内容
教学成果
暂无内容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资源
共0条0/0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授课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授课信息
暂无内容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共0条0/0
王黎娟教授主页
王黎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lijua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wljfw@163.com;研究方向: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灾害性天气机理与模拟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
获奖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获奖信息
共0条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