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育经历:
2008/04-2011/1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风工程博士
2010/08-2011/07,日本东京工芸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培养
2005/09-2008/0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教研室,结构工程硕士
2000/09-2004/07,西安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8/05-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破格晋升)
2014/05-2018/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2012/09-2014/0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系,博士后
2012/01-2014/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
学术兼职和社会活动:
国际空间壳体结构协会冷却塔与烟囱学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能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机工程协会工业冷却塔专委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青年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风能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委会委员
国家、上海市、重庆市、江西省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上海市、重庆市、江西省、浙江省等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JWEIA、WAS、ASCE系列等国内外30余种重要期刊审稿专家
学术成果情况:
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5篇,第一/通讯作者48篇,JCR 1区18篇、JCR 2区20篇,EI收录12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6的论文3篇、大于3的论文12篇,2篇论文入选科技部高被引F5000(进入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论文总他引600余次。主编出版教材和论著共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3项,参编行业标准4部。
成果获奖情况:
[1].2019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风敏感设施风振预测及其控制精细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2);
[2].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5);
[3].2018年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型冷却塔多过程全寿命结构优化与集成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2);
[4].2017年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冷却塔排烟过程环境模拟与工程实现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2);
[5].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荷载效应和多目标优化及全过程分析”(排名第7)。
指导研究生情况:
现指导2名全日制博士生和8名全日制硕士生,已毕业全日制硕士8名,其中2名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获江苏省级研究生创新项目,2人获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1人获2018年校十佳研究生,1人获2017年校十大学术之星,6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人获校科创先进个人、8人获校三好学生。
承担项目情况:
近5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杰出人才基金1项、国家重大工程抗风抗震科研课题10项。
[1].2019.09-2022.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澳大利亚近海风能波浪能联合研究中心:风浪联合发电阵列计算机建模技术研发”;
[2].2019.12-202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9YFB**,面向深远海的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设计研发;
[3].2018.1.1-2021.12.3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RGC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0MW级风力机体系风致非线性自激系统能量转移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
[4].2019.1.1-2022.12.3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结构强健性的台风下200m级特大型冷却塔多尺度破坏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
[5].2018.1.1-2020.12.3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项目“台风下中/小尺度模式耦合的航站楼屋盖非线性振动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
[6].2013.1-2015.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超大型冷却塔风振机理与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7].2018.1-2020.12,主持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台风下超高层建筑非线性振动能量转移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8].2017.9-2020.8,主持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大型风力机塔架-叶片体系非线性气弹评估性能研究”;
[9].2016.7-2019.6,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超大型冷却塔施工全过程风振机理与风荷载模型研究”;
[10].2015.9-2017.8,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复杂工况下风力机流场驱动机理及气动力模型”;
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