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暂行规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2-15

 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非医学专业本 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各专业博士学位根据本规定制定培养方案、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报研究生院批准备案后执行。

一、培养目标

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学位研究生,按硕士研究生招生,进行硕博连读,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多学科理论基础,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基础研究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中医学专门人才。经过培养获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者应达到:

(一)掌握较为系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基本诊疗技能;

(二)具有运用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等知识,独创性地开展中医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中医学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招生工作

(一)为改变中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招生专业可涉及理、工、文、史、哲等非医学学科专业。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二)招生规模每年按教育部下达的指标确定,坚持“小规模、高质量”的原则,宁缺勿滥。

(三)招生专业为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5个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方剂学。

(四)考生根据本科阶段不同的专业背景选择所规定的考试科目组。复试重在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质,可采用笔试、面试等形式。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应是5个二级学科下的子系统,相当于三级学科,它应有稳定的研究范围和坚实的研究基础,且完成了若干独立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能体现出我校各专业的学术优势和培养特色。

    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应是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应有学术带头人及合理的梯队;

(三)应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成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和相应的实验设备;

(四)应能开出本方向的主干和相关课程,并有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及阅读书目。

研究方向的确定应是认真的、严肃的,要注意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研究方向的学术领域不宜过窄。每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的实力,一般以3-7个为宜。

四、学习年限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五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二年,临床实习时间一年,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时间为二年。

五、培养工作

根 据非医攻博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培养过程应灵活多样,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空间,必修课程(主 干课程)不宜开设过多,相应增加选修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改革,采用讨论式、启发式、讲座式等研究性学习方法。

在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应着重培养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导师配备

非 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 研究生指导小组,应由该生的导师为组长,另有3—5名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新生入学,经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非 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应按照《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职责》,全面关心和指导研究生的成长。指导小组成员协助导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 面工作:①制定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并督促检查其实施;②对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学风、品德等 方面的教育;③指导和检查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

(二)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学分制管理。第一阶段为两年的课程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学习,主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第二阶段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时间为两年,主要为拓宽研究生本专业基础的深度和广度,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第一阶段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自然辨证法

54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

54

3

英语

216

12

医学统计

72

4

人体解剖学

72

4

组织胚胎学

54

3

生理学

72

4

生物化学

54

3

病理学

72

4

中医文献学

54

3

中医动物实验基础

36

2

科研思路与方法

18

1

文献检索与利用

18

1

中医基础理论

72

4

中医诊断学

72

4

中药学

90

5

方剂学

90

5

伤寒论

72

4

金匮要略

54

3

温病学

54

3

内经

54

3

药理学

54

3

西医内科学

90

5

影像学

36

2

西医诊断学基础

72

4

中医内科学

108

6

中外科学

72

4

针灸学

90

5

29门

1962

109

9门

7门

8门

9门

以上课程如确在本科阶段已修读,可申请免修不免考,考试合格,所获学分有效,计入总学分。

2、第二阶段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参照《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暂行规定》执行。第一阶段所修的政治、英语等博士课程学分可以计入博士阶段所要求的总学分。

   (四)实践环节

1、临床实践

临床轮训的科室安排:中医内科20周、中医外科8周、针灸科8周,另在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等科室中选择一科实习4周。有任何一科室考核不合格者,需补相应时间的临床实习。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应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由导师选择有关课程的1~2个章节,进行充分备课,写出教案,先在教研室试讲,然后给本科生讲课,每个研究生的教学课时6-9学时或指导本科生实验课学时12-15个学时。

(五)中期考核

按 照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学生在校间学习年限为五年,实行硕博连读、中期考核筛选制度。通过中期考核者,进入博士阶段学习,选定 研究方向,确定攻读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两年的课程学习及一年的临床实践后,开展中期考核,目的为了检验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及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 博士学位的能力,中期考核内容中包括政治思想、第一阶段课程学习情况、中医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外语能力、学术能力等。中期考核不合格者, 不能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安排半年的临床实习,临床实习结束后用一年时间在导师指导下撰写一篇硕士论文,论文答辩通过者,建议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医学 科学硕士学位。未达到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要求者,发给结业证书。

(六)文献阅读

对 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综合组织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通过文献查询和阅读,不仅能得到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书面成文等方面的 锻炼,还可以及时了解所在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文献阅读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指导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进程指导研究生阅读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文 献。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读书报告数应不少于2篇,每篇读书报告应研读不少于30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读书报告的篇幅不少于3000字。读 书报告最终必须形成一篇综述报告,且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或发表。读书报告由导师审核并评定成绩,研究生院抽查。

(七)学术活动

研 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研究生院组织的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讲座,以及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 术研讨活动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5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提倡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所在学科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 动需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由主办活动的单位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答辩前送交基础医学院研究生秘书,汇总后送交研究生院培 养与学位办公室审核。在第一阶段学习期间,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论文 要求具体参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

研 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开拓精神以及对所研究领域的熟知程度 等。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在理论或应用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表明作者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非医学专业 本科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通 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进入论文阶段,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专业 的课题研究,同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文献,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必要的预试,在三个月内提出开题报告,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修改, 并付诸实施。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论文必须经过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论文预答辩、论文学术水平的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等环节。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实施。

    课 题研究工作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导师要经常关心和检查进展情况,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进行汇报 (至少每周一次)。在毕业前三个月完成论文的初稿,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反复认真的修改,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定稿并打印成册。

    完成课程学习和临床实习,考核合格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建议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论文答辩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者,建议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医学科学硕士学位。

七、管理工作

非 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其管理由学校研究生院组织、协调,基础医学院为实施单位并由学院院长主管,各导师 和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形成三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及指导小组的作用。在集中学习阶段,主要由研究生院统一管理,包括思想教育、党团组织活动和行政管 理等。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始,研究生进入导师所在学院和教研室,其管理主要由学院和教研室负责,实行由相关教研室主任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并在指导小组的 协调下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八、经费与待遇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前三年按硕士研究生标准;第三学年通过考核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后,第四、五两年按博士研究生标准。学生在校期间按有关规定享受研究生待遇。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