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7位教授入选国家第三批“****”_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发布于2018-05-12 0次阅读
摘要 :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公布第三批国家“****”入选人员名单,我校7位教授入选。其中,化工学院朱俊武教授、计算机学院杨健教授和唐金辉教授、材料学院曾海波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经管学院朱英明教授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电光学院王建新教授入选“教学名师”;机械学院陈龙淼教授入选“青年拔尖...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公布第三批国家“****”入选人员名单,我校7位教授入选。其中,化工学院朱俊武教授、计算机学院杨健教授和唐金辉教授、材料学院曾海波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经管学院朱英明教授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电光学院王建新教授入选“教学名师”;机械学院陈龙淼教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

“****”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简称,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支持,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行,同属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由中组部牵头实施,分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三个培养层次。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注重顶层设计、过程培养、跟踪服务,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核心,着重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师资活力进一步迸发,为学校发展提质增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附:入选者简介

朱俊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同年留校参加工作。2016.7-2016.8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2010.5-2011.5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访问研究,2005年赴法国矿业联盟大学合作研究。主要从事能源高效利用中材料微结构调控、设计和性质研究。已在Adv. Mater, 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最高单篇SCI他引1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4项。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5年被聘为“****奖励计划 ”青年学者,同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杨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2002年7月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模式识别专业。先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或访问研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特别是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课题等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及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SCI被引用4000余次,单篇SCI他引1000余次,Google Scholar被引用10000余次。担任/曾担任国际学术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和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Neurocomputing的编委。2016年入选IAPR Fellow。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3项。2011年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受聘教育部“****”特聘教授。


唐金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江苏省“社会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多媒体分析与理解的研究,发表ACM/IEEE汇刊论文60余篇、CCF A类会议长文31篇,论文被引用6500余次,获得5次多媒体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包括A类会议ACM MM 2007),并获得ACM MM 2015最佳论文奖提名。入选了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和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5年),作为领军人才入选了江苏省“双创团队”(2016年),主持获批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017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2013年),两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2015年)和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担任IEEE TNNLS、TKDE、TCSVT等6个国际著名期刊编委。


曾海波,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面向光电显示关键问题,长期从事量子点与钙钛矿等低维半导体的理论设计、可控合成、发光特性及发光器件研究,先后主持了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获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260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JACS、Angew. Chem.、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影响因子10以上期刊论文60篇;SCI引用1万余次,2017年3000余次,ESI-TOP1%高被引论文40篇,H因子55。2010年提出了氧化锌量子点蓝色发光的缺陷态机制,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Adv. Funct. Mater. 2010, 20, 561),共同获得安徽省科技一等奖。2014年底理论发起了“锑烯”二维材料领域(Angew. Chem. 2015, 54, 3112),《自然》专题评论为“新型二维光电材料”。2015年发展了全无机钙钛矿及其量子点LED,被《科学》等评价为“率先(first)”、“发展了(developed)”、“发起了(initiated)”、“开启了(opened)”,单篇引用500次(Adv. Mater. 2015, 27, 7162),获得中国照明学会“LED首创奖”金奖,已成为新型显示领域前沿热点方向。


朱英明,经管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产业集群与区域规划、城市群与城市化、创新驱动与区域管理、产业集聚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为江苏产业集群研究基地主任与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南京理工大学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京理工大学第二、三届“十大科技精英”。


王建新,电光学院教授、博导,讲授本科生课程“数字逻辑电路”与研究生课程“软件无线电技术”,从事通信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主持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的毕业设计获得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和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各1次。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陈龙淼,机械学院教授、博导、火炮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火炮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与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作为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开展和完成3型国防重点火炮武器装备型号和2型外贸火炮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工作,作为负责人和骨干主持和参与30多项国防973课题、总装演示论证、背景项目、重点预研、国防科技重点基础科研、086专项、自然基金、军贸科研等国防科技项目的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发表含SCI、EI收录的论文20多篇,申请和获批20多项国防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防装备型号和外贸型号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入选 “紫金之星”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军委科技委首批“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





0人点赞 0人反对
属于以下话题

阅读更多相同话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