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3002)
一、学科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始建于1979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1987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环境工程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环境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本学科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环境生物技术、膜分离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并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与环境发展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性人才。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四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6。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总学分≧41学分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四、课程设置
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建议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1、2、3、4
|
||||||||
必修课
|
政治理论
|
010115A02
|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2
|
1、2
|
考试
|
必修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70111B18
|
智能优化算法
|
2
|
1
|
考试
|
任选一门
|
≥6学分
|
|
070111A24
|
小波分析
|
3
|
1,3
|
考试
|
||||
083003B07
|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
2
|
1
|
考试
|
|
|||
080503B05
|
结构与材料
|
2
|
2
|
考试
|
||||
选修课
|
050214C12-15
|
外国语(英、德、日、俄)
|
2
|
1、2
|
考试
|
任选
|
||
学科专
题研究
|
膜分离理论与应用
083003C51
|
2
|
|
|
限选4学分
|
|||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专题
083003C52
|
2
|
|
||||||
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专题
083003C53
|
2
|
|
||||||
必修环节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考查
|
必修
|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1
|
≥8次学术会议
|
考查
|
必修
|
||||
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硕博连读生),
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
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
表二、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建议开课
学期(1、2、3、4)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必修课
|
政治理论
|
010115A01
|
自然辩证法
|
3
|
1、2
|
考试
|
必修
|
|
010115A02
|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2
|
3、4
|
考试
|
||||
外国语
|
050214B11-14
|
硕博基础外语(英、德、日、俄)
|
4
|
1、2
|
考试
|
必修
一门
|
||
学
科
基
基
础
课
|
070111A22
|
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
|
3
|
1
|
|
≥17
学分
|
||
070111A10
|
应用数学方法
|
2
|
1
|
|
||||
070111B18
|
智能优化算法
|
2
|
1
|
|
||||
070111A24
|
小波分析
|
3
|
3
|
|
||||
083003B01
|
环境生物技术
|
2
|
2
|
|
||||
083003B02
|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
2
|
3
|
|
||||
083003B03
|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2
|
2
|
|
||||
083003B04
|
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2
|
3
|
|
||||
083003B05
|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
|
2
|
1
|
|
||||
083003B06
|
环境材料学
|
2
|
3
|
|
||||
083003B07
|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
2
|
1
|
|
||||
080503B05
|
结构与材料
|
2
|
2
|
|
||||
选
修
课
|
选
修
课
|
050214C11-19
|
硕博连读选修外语(英、德、日、俄)
|
2
|
3、4
|
|
≥4
学分
|
|
083003C01
|
环境工程CAD
|
2
|
1
|
|
||||
083003C02
|
环境化学
|
2
|
1
|
|
||||
083003C03
|
环境影响评价
|
2
|
2
|
|
||||
083003C04
|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计算
|
2
|
3
|
|
||||
083003C05
|
环境过程模拟
|
2
|
2
|
|
||||
083003C06
|
色谱与分子光谱分析
|
2
|
3
|
|
||||
083003C07
|
膜分离基础与材料
|
2
|
3
|
|
||||
限选课
|
学科专题研究
|
膜分离理论与应用083003C51
|
2
|
|
考核
|
限选4学分
|
||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专题
083003C52
|
2
|
|
考核
|
|||||
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专题
083003C53
|
2
|
|
考核
|
|||||
必修环节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考查
|
必修
|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1
|
≥8次学术会议
|
考查
|
必修
|
||||
社会实践
|
1
|
|
|
必修
|
||||
注:1、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中必须课程至少28学分;
2、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
五、资格考试
为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完善质量控制机制,增强和提高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对硕博连读生、直接攻博生实行转入博士资格考试制度,以期全面考核素质和能力,实现优胜劣汰。
考核内容包括从事本学科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进行综合知识考试或指定若干门核心课程的考试。考试方式可以为笔试或口试、笔试相结合。各学科应成立博士生考试资格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但不能担任主席。
资格考试一般于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生的第四小学期初进行。考试未通过者可有一次补考机会(时间为第四小学期末)。
六、开题报告
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是做好选题和论文工作的基础。本学科规定阅读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5篇,由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阅读文献情况进行检查。
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等),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应按统一格式书写装订,由分院存档备查。
开题报告要求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报告会,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导师组成员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学位分委员会派人参加。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限期重新开题,由原评审小组成员重新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开题报告通过后,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
七、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在某个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的总结,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主要环节。它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应表明作者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
化学工程与技术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1700 )
一、学科概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由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组成,其研究方向有22个。学科拥有包括核磁共振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有机元素分析仪、热分析仪、手性液相色谱仪和X-衍射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多台。学科已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6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70多部,获准专利80多项。目前本学科每年均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达5000多万元,平均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和EI收录60多篇。
二、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该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的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性创新型人才。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四年为主的弹学制;总学分≥16。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总学分≥41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6学分,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四、课程设置
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建议开
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1,2,3,4
|
|
|||||||
必修课
|
政治理论
|
010115A02
|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2
|
1、2
|
考试
|
2学分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70111A25
|
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
2
|
1
|
考试
|
选至少3门
|
||
070111A20
|
矩阵分析与计算
|
3
|
1
|
考试
|
||||
070111A24
|
小波分析
|
3
|
3
|
考试
|
||||
080503B05
|
结构与材料
|
2
|
2
|
考试
|
||||
081703B08
|
有机分子设计
|
2
|
1
|
考试
|
||||
081703B09
|
高等反应工程学
|
2
|
1
|
考试
|
||||
选修课
|
050214C12-15
|
外国语(英、德、日、俄)
|
2
|
1、2
|
考试
|
必选
|
||
081703C55
|
学科专题研究
|
现代有机催化原理和方法
|
2
|
1
|
考查
|
任选
|
||
080503C52
|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
2
|
1
|
考查
|
||||
081703C53
|
微系统与化学芯片技术
|
2
|
1
|
考查
|
||||
081703C52
|
硝化理论
|
2
|
1
|
考查
|
||||
081703C54
|
多肽及基因工程药物 杨树林
|
2
|
4
|
考查
|
||||
081703C56
|
快速化学反应原理
|
2
|
1
|
考查
|
||||
081703C51
|
绿色合成方法
|
2
|
2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考查
|
3学分
|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1
|
|
考查
|
|||||
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
1
|
|
考查
|
|||||
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非硕博连读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专业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
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
表二、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建议开课学期(1234)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必修课
|
政治理论
|
010115A01
|
自然辩证法
|
3
|
1、2
|
考试
|
必修
|
|
010115A02
|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2
|
1、2
|
考试
|
||||
外国语
|
050214B11-14
|
硕博基础外语(英、德、日、俄)
|
4
|
1、2
|
考试
|
必修
一门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70111A13
|
应用统计
|
2
|
1
|
考试
|
≥17学分
|
||
070111A25
|
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
2
|
1
|
考试
|
||||
070111A20
|
矩阵分析与计算
|
3
|
1
|
考试
|
||||
070111A24
|
小波分析
|
3
|
3
|
考试
|
||||
080503B01
|
化学与材料学中的物理方法
|
3
|
2
|
考试
|
||||
081703B02
|
有机反应机理
|
3
|
1
|
考试
|
||||
081703B03
|
固体化学
|
2
|
1
|
考试
|
||||
081703B01
|
催化理论
|
2
|
1
|
考试
|
||||
081703B04
|
近代光谱分析
|
2
|
1
|
考试
|
||||
081703B05
|
化工系统工程
|
2
|
3
|
考试
|
||||
081703B06
|
生物有机化学
|
2
|
1
|
考试
|
||||
081703B08
|
有机分子设计
|
2
|
1
|
考试
|
||||
080503B05
|
结构与材料
|
2
|
2
|
考试
|
||||
选
修
课
|
任
选
课
|
050214C16-19
|
硕博选修外语(英、德、日、俄)
|
2
|
1、2
|
|
≥4学分
|
|
081703C01
|
有机合成方法
|
3
|
1
|
考试
|
||||
081703C06
|
现代分离工程
|
2
|
1
|
|
||||
081703C09
|
界面化学
|
2
|
1
|
考试
|
||||
081703C03
|
热化学
|
2
|
2
|
考试
|
||||
081703C10
|
现代生物技术
|
2
|
2
|
考试
|
||||
081703C11
|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
2
|
2
|
考试
|
||||
限选课
|
080503C52
|
学科专题研究
|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
2
|
1
|
考核
|
4学分
|
|
081703C55
|
现代有机催化原理和方法
|
2
|
1
|
考核
|
||||
081703C51
|
绿色合成方法
|
2
|
2
|
考核
|
||||
081703C52
|
硝化理论
|
2
|
1
|
考核
|
||||
081703C53
|
微系统与化学芯片技术
|
2
|
1
|
考核
|
||||
081703C54
|
多肽及基因工程药物
|
2
|
4
|
考核
|
||||
081703C56
|
快速化学反应原理
|
2
|
1
|
考核
|
||||
必修环节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考查
|
3学分
|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1
|
|
考查
|
|||||
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
1
|
|
考查
|
|||||
注:1、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26学分;
2、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
五、资格考试
为促进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学术训练更加系统和扎实,确保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支撑,实行“博士资格考试制度”,每年在固定时间(原则上在4月和12月)举行两次博士资格考试。在硕博连读生基本完成理论学习阶段进入论文工作之前,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以检查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是否具备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凡是没有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一律不准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或进入博士论文,或退回攻读硕士学位,或终止博士学业。
考试内容包括从事本学科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审查所指定若干门核心课程的考试成绩是否达标。考试方式可以为笔试或口试、笔试相结合。本学科应成立硕博连读生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但不能担任主席。
每名直接攻博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为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而参加的考试次数不超过两次。
六、论文选题与开题
博士研究生的选题与开题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研究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开端。博士研究生的选题应该为学科前沿性研究,具有开创性,对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稳定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研究方向明确。其文献综述应阐述详实,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应对其开题严格把关。
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时间一般要求不少于两年,博士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拟定。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要求每位博士生应在入学后2年之内完成开题工作。
七、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本学科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下:
1.科学研究
博士生应参加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研究等,是博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组织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鼓励博士研究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研究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鼓励交叉学科选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和先进性。
2.发表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表明其达到的学术水平。在符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补充规定》的前提下,本学科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不少于3 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一级期刊上发表1篇。
3.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在某个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的总结,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它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应标明作者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博士论文的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