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11104090158_50207微信图片_20211104090158](https://news.nju.edu.cn/DFS//file/2021/11/04/20211104095313072arvk8j.jpg)
该项目是南大双创办与社科处联手拓展的文科社会服务项目之一。于2020年5月通过招投标承接。项目造价80万元。由我校社科处原处长王月清教授牵头,项目分“总体规划”“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四部分,由社科处、社会学院与政府管理学院知名教授团队分工完成。项目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基于服务好“三新一高”战略背景下江北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编制需要,在江北新区管委会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指导、支持及配合下,团队成员克服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反复沟通、协同攻关,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形成四个文本。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琴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经过项目组汇报和专家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十四五”规划项目系统研究了江北新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就业创业工作、人才工作、社会保障事业、医疗保障事业的前期思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思路合理,研究具有前瞻性,数据翔实、结论可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结项评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统筹考虑社保、医保、就业,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4月,胡春华副总理在江苏考察就业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社会保障机制”。南大与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攻关的这个“十四五”规划编制项目,是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是服务新时代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陆校长表示,这一课题为南京大学聚焦“四个面向”、落实“四个服务”提供了大舞台,为南大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融合发展提供了试验场。籍此,南大学人将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这一国家级新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南京新主城等战略叠加优势的江北新区实验场域,并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域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最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论文写在江苏的大地上”,为国家级新区的高发展贡献了具有一定引领性和创新性的南大方案。
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在会上介绍了自贸区的发展情况,对规划的成果表示肯定,并代表江北新区管委会党委对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希望能与南大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