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课题组报道了首例基于衍生物的有机长余辉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移除外部激发光源,材料本身可以持续发光数秒。环仿本身的大位阻有助于抑制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和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材料的非辐射跃迁,使室温磷光发射成为可能。并且,通过两种不同的设计策略,该系列材料的寿命可以从不足0.1 s提升至超过0.5 s,为这类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近期,郑佑轩课题组在手性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Chem. Eur. J.2019, 25, 5672;J. Mater. Chem. C,2019, 7, 7045-7052;Adv. Mater.2019, 1900524)。在本项工作中,环仿的引入使得材料本身也同时具有非常出色的圆偏振发射性质,在溶液中的非对称g因子最高可达-1.2 ′ 10-2,是目前报道的该类材料中的最大值,并且手性拆分后的对映异构体也表现出与消旋体一样的长余辉性质。结合有机长余辉与圆偏振发光这两方面的性质,这类材料在生物体系,信息加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该工作以“Organ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with Strong Circular Polarized Luminescence based on Paracyclophanes”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09076)上,博士生梁啸为第一作者,硕士生刘亭亭为第二作者。特别感谢左景林教授、王毅副教授对该工作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088)的资助。
(化学化工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