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硕课题组(http://hysz.nju.edu.cn/bionano/2.html)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在DNA鸟嘌呤的烷基化碱基损伤检测方法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于2019年4月25日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论文“Nanopore sequencing accurately identifies the mutagenic DNA lesion O6-carboxymethyl guanine and reveals its behavior in replication”(DOI: 10.1002/anie.201902521,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902521)。
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内源物质(活性氧、亚硝基化合物等)和一些环境因素(UV、电离辐射等)会攻击人类的遗传物质DNA,造成DNA双链断裂、脱碱基以及各种修饰碱基等多种形式的化学损伤。如果没有被正确修复,DNA损伤会对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细胞凋亡。鸟嘌呤的烷基化损伤O6-carboxymethylguanine(O6-CMG)是DNA损伤中的一种,其存在会引导DNA复制过程中的G-A碱基颠换,进而导致DNA序列的永久性改变,如原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p53发生的G-A基因突变。基因层面实现O6-CMG的精准定位将对靶向修复烷基化碱基损伤,建立早期肿瘤标志物等领域提供宝贵信息,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目前对O6-CMG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亲和液相色谱法(immunoaffinity-HPLC fluorescence assay)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等。但这些方法需要酸化水解O6-CMG,并且对DNA链进行消解,从而破坏了原始序列。现有的二代测序平台虽然能够对于DNA序列进行测序,但却无法对O6-CMG进行直接测序检测。因此现阶段尚未有一种方法可以实现O6-CMG在基因中的精准定位。
纳米孔测序技术是新兴的单分子测序方法。原理上说,纳米孔测序技术可以在单分子水平直接读取碱基序列,且无需基因扩增,是检测修饰碱基最直接的方法。O6-CMG分子结构特殊,属于罕见的带有负电荷的修饰碱基,同时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与所有天然碱基和大部分表观遗传学修饰有直接的理化性质区分。以上所述的分子结构在纳米孔测序中预期会产生特异性极强的测序信号,然而对O6-CMG的纳米孔测序检测此前尚无文献报道。
南京大学黄硕课题组和瑞士巴塞尔大学Dennis Gillingham课题组合作,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实现了单分子水平上的O6-CMG的高特异性检测。该合作团队通过设计特殊的DNA模式序列,并用化学合成的手段在模式序列的不同位置引入一个或多个O6-CMG修饰碱基,进而在纳米孔测序过程中直接观测到了O6-CMG产生的特异性测序信号。O6-CMG在纳米孔测序中表现为极高的测序电流信号,与天然碱基信号显著区分,并借此实现O6-CMG在DNA序列中的精准定位。在所展示的实验数据中,O6-CMG的单次测序事件识别正确率可高达95%以上。三次重复测序即可达到99.9%以上的Consensus正确率。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该方法具有单分子检测精度,保留了原始碱基上的官能团修饰,同时还能获取O6-CMG周围的碱基序列,是目前实现O6-CMG直接精准定位的唯一方法。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该团队在单分子测序实验中意外发现O6-CMG会在单分子水平对phi29 DNA聚合酶产生复制阻碍,具体表现为奇异的动力学特征,并有望借助该单分子酶动力学特征实现对一系列类似修饰碱基的深度区分,原则上可以实现对O6-CMG等一系列碱基损伤的100%精准分辨。
图1. O6-CMG分子式及O6-CMG测序机理示意图。左上:O6-CMG的化学结构。蓝色标注为羧甲基修饰部分。右上:纳米孔测序机理,纳米孔最窄处为测序信号识别位点,O6-CMG在经过识别位点时,汇报测序信息。下:纳米孔测序原始电流数据:红色部分电流信号为O6-CMG所产生的特异性信号。随着phi29 DNA聚合酶进一步延伸DNA 模板链,O6-CMG进入聚合酶合成位点,从电流信号观测到O6-CMG无法被phi29 DNA聚合酶延伸,且表现为前进与后退交替进行的单分子酶动力学特征。
该工作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硕课题组和瑞士巴塞尔大学化学学院Dennis Gillingham课题组共同完成,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王宇与瑞士巴塞尔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Kiran M. Patil为共同一作,黄硕教授与Dennis Gillingham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主要完成单位黄硕课题组主要从事单分子生物纳米孔器件原创研发与医疗检测应用。近年来,黄硕课题组在该研究领域有多项成果发表,包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孔错位测序方法(nanopore-induced phase-shift sequencing, NIPSS, Chemical Science, 2019, 10(10): 3110-3117.)和新型光学纳米孔技术(Osmosis-Driven Motion-Type Modulation of Biological Nanopores for Parallel Optical Nucleic Acid Sensing.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8, 10(9): 7788-7797.),为纳米孔测序拓展更多应用出口。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753108、21327902、216750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科技合作促进项目)(项目编号: 020514380142、020514380174)、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5431ZZXM1804、5431ZZXM1902)、江苏省双创计划等经费支持。
(化学化工学院 科学技术处)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化学化工学院黄硕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单分子碱基损伤检测新方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5
相关话题/纳米 信号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邓正涛教授团队在铅卤钙钛矿纳米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广色域显示和太阳能聚光发电中的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尺寸和组份依赖的能带隙可调、高光吸收系数、高荧光量子产率、窄的荧光发射半峰宽、可调的斯托克斯位移、简便的溶液相合成等特点,钙钛矿纳米晶体是实现广色域显示器件和太阳能聚光发电窗户应用的理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PNAS论文报道潘丙才教授课题组在纳米水处理技术及原理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通过将纳米材料固定化制备具有限域结构的复合材料是克服其易团聚失活、难操作、潜在环境风险等规模化水处理应用瓶颈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研究限域条件下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转化机制对于推动纳米水处理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一方向的研究还未得到充分关注。潘丙才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水处理纳米技术及原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自然-通讯》发表王晓勇、课题组钙钛矿纳米晶的离子迁移研究文章
物理学院、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王晓勇教授、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纳米晶的离子迁移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haseSegregationDuetoIonMigrationinAll-InorganicMixed-HalidePerovskiteNanoc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周勇教授研究组有关超薄纳米片光催化高效、选择性CO2还原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温室效应、能源短缺、雾霾笼罩、环境恶化等等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太阳能是最洁净而又取之不尽的自然能源。“人工光合成”,利用自然界中丰富的CO2和H2O借助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下还原成碳氢化合物和O2,实现了能源和环境的双赢,既是生产太阳燃料的重要策略、也是人类保护地球家园、实现生态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魏辉课题组在Chem. Soc. Rev.发表纳米酶综述
天然酶的一些固有缺陷如稳定性低、价格昂贵等,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利用生物或化学方法模拟天然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者发现某些纳米材料本身就具有内在的模拟某些生物酶催化活性的能力,因此它们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南京大学研究组及合作者在纳米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纳米酶是指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拥有众多优点,如价格低廉、稳定性高以及可大量制备等。得益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催化科学以及计算科学的迅速发展,纳米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参见:ChemicalSocietyReviews,2019,48,1004-1076)。过渡金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光诱导超薄FeS纳米片半导体—金属相变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
获取清洁的氢能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通过催化剂设计高效地获取氢能一直是当代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良好的电催化剂需具备以下特点:(1)价格低廉,不包含贵金属元素(如Pt);(2)更多的活性位点,扩大催化剂体表比;(3)更高的催化活性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自然·纳米技术》报道王肖沐、缪峰、施毅合作团队二维材料弹道雪崩现象最新成果
半导体PN结是集成电路的“技术心脏”,在其应用中反向击穿是一类基本的物理过程。基于雪崩反向击穿机制的光电探测器是实现单光子探测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通信网络,光谱技术以及量子通讯等应用中的核心部件。但是传统的雪崩击穿过程需要强电场激发,随机散射严重;造成器件在小偏压,低噪声、可集成以及鲁棒性等方面面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祝贺!南京大学自主研发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将深度探测暗物质信号
7月25日,由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发射现场“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领衔联合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中国航天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属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国空间科学与空间探测 ...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技术委员会会议
10月27日,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技术委员会委员李洪钟院士、涂永强院士、李儒新院士、俞书宏院士、徐春明院士、李小年教授、李晋平教授、鲍晓军教授、周永丰教授、吴向阳教授级高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