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国内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重镇之一,是北京以外中国大陆社会学的最主要研究和教学机构,在江苏省更是占有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历史悠久,其前身源于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它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以及1930年成立的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前者的创始人为著名社会学家、民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孙本文教授;后者的创始人为社会学家柯象峰教授。1983年,在社会学被取消30余年后,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室;随后于1986年被批准建立社会学硕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恢复社会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南京大学成立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学专业(原为经济社会学),1996年在国内继北大和人民大学之后成为高等学校中第三个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因此确立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国社会学研究重镇的地位。第一任系主任为宋林飞教授,现任系主任为周晓虹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设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及人类学四个教研室,另设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城市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市场调查所及组织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省部级、学校及海外科研项目数十项。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资精良,经过18年的努力,本系的师资力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其中宋林飞教授在社会学理论和经济社会学领域、童星教授在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领域、周晓虹教授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张鸿雁教授在城市社会学领域、风笑天教授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领域都享有盛誉;全系共有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及其他教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
18年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和论文,其中重要成果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中国经济的奇迹》(宋林飞)、《世纪末的挑战》(童星)、《传统与变迁》(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张鸿雁)、《中国人的脸面观》(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翟学伟)、《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朱力)、《现代经济社会学》(汪和建)、《政治社会学》(朱国云)、《农村发展论》(周沛)和《格奥尔格。齐美尔》(成伯清)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研究》两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达40篇左右,名列国内社会学系前茅,并于2001年秋出版连续性出版物《社会理论丛刊》。
自2001年下半年起,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学与科研条件获得了本质性的飞跃:现共拥有教学、科研用房1000平方米(其中鼓楼校区800平方米,浦口校区200平方米),包括共拥有65台奔4电脑的两个社会调查实习基地、拥有25条IDD电话的国内最大的电话访问与调查系统、国内社会学系第一家能够8台手提电脑同时上网且其中5台同时使用矩阵式投影设备的研讨室、拥有3万册中文图书3千册英文图书的两个专业资料室(鼓楼和浦口校区各一)。
建系13年来,我们在社会学学科方面培养了数以百计的本专科生,近百名硕士生和10名博士生,现有280名本科生、80余名硕士研究生生、100名博士研究生,依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社会学系。另外,社会学系的教师积极参与国内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领域的各种活动,为学校和社会学系赢得了崇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