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杰,南京大学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分析科学学报》副主编,《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进展》、《Journal of Analytical & MolecularTechniques》、《Nanobiosensors in Disease Diagnosis》、《ISRN Spectroscopy》等12个国内外杂志编委。
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到1999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国际合作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纳米科技专项课题,国家863、973课题,欧盟第六框架课题等。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梁树权基础研究奖。
组内新闻
◦2013-11-02 07:35 AM祝贺陆峰同学的两篇论文被Chem.Com...
◦2013-09-25 08:52 PM祝贺杨国海同学的论文被Chem.Comm...
◦2013-08-12 01:25 PM祝贺郑婷婷同学的论文被Nanoscale...
◦2013-07-13 07:15 AM祝贺毕赛、李玲玲两位博士获得中国博士后科...
◦2013-07-11 10:26 PM祝贺郑婷婷同学的论文被Chem.Comm...
研究成果(2013)
◦
2013年发表论文
49.Yang, G. H.; Zhou, Y. H.; Wu, J. J.; Cao, J. T.; Li, L. L.; Liu, H. Y.; Zhu, J. J.,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nitrogen and boron co-doped graphen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Rsc Adv. 2013, 3 (44), 22597-22604.[Full Paper]
48.Yang, G. H.; Shi, J. J.; Wang, S.; Xiong, W. W.; Jiang, L. P.; Burda, C.; Zhu, J. J., Fabrication of a boron nitride-gold nanocluster composite and its versatile application for immunoassays. Chem. Commun. 2013, 49 (91), 10757-10759.[Full Paper]
47.Sheng, Q. L.; Liu, R. X.; Zheng, J. B.; Zhu, J. J., Reversible switches of DNA nanostructures between "Closed" and "Open" states and their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Nanoscale 2013, 5 (16), 7505-7511.[
姓名: 朱俊杰
学位/职称: 博士、教授
学校: 南京大学
备注: 男,1960年9月生,1984年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4-1987 在上海建材学院任教,1993年于南京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1999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任南京大学副教授,2001年任南京大学教授。现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分析化学,包括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生物电化学和纳米电化学、纳米材料的光学分析、纳米材料调控和操纵微流控芯片、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国际合作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纳米科技专项课题,国家863,973课题,欧盟第六框架课题等。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获江苏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3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梁树权基础研究奖》。
姓名: 张剑荣
学位/职称: 博士、教授
学校: 南京大学
备注: 男,1963年生,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实验中心主任。主研方向: 主要从事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2007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单位南京大学主持人),2008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一项。
姓名: 姜立萍
学位/职称: 博士、教授
学校: 南京大学
备注: 女,1974年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生物纳米探针制备,免疫传感器构建。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工作,一项江苏省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了一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印)、欧盟第六框架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2次。目前已经发表SCI 论文40余篇,他引四百余次,其中以通讯作者在Anal. Chem., Adv. Funct. Mater., Chem. Commun.,Chem. Eur. J., Small以及 Biosens. Bioelectr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5篇,他引11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201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和2008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姓名: 闵乾昊
学位/职称: 博士
学校: 南京大学
备注: 2012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