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
方向:农业信息化
为促进在职攻读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要求、培养方式、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方向)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推广、农村发展、农业企业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解决农业,尤其是农业信息化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 获得学士学位后,从事三年或三年以上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工作;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从事四年以上相关实践经验,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外国语和农业基础知识实行全国统一联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各学科综合、较宽口径培养,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课程学习主要集中在前一年半。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农业推广、农业或农村管理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农业推广机构或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农业推广机构或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导师由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在职攻读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四、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4学分。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专题研讨。
农业推广的公共课程如下:
1、必修课程(9门22学分)
(1)自然辩证法概论
|
2学分 40学时
|
(2)外语
|
|
基础部分
|
3学分 80学时
|
专业部分
|
2学分 40学时
|
(3)计算机应用
|
2学分 40学时
|
(4)农业信息技术与传媒
|
2学分 40学时
|
(5)农业推广学
|
3学分 60学时
|
(6)信息农业导论
|
2学分 40学时
|
(7)农业专家系统
|
2学分 40学时
|
(8)农业生态学
|
2学分 40学时
|
(9)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
2学分 40学时
|
2、选修课程(选5门10学分)
(1)社会学
|
2学分 40学时
|
(2)管理学概论
|
2学分 40学时
|
(3)法律基础
|
2学分 40学时
|
(4)农业政策学
|
2学分 40学时
|
(5)发展经济学
|
2学分 40学时
|
(6)其它相关课程
|
|
3、专题研讨 2学分
每人必须提交两篇以上专题报告。
4、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2)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第五学期初进行)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推广项目策划、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示范设计项目或 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问题的 能力。
2、论文形式:
(1)农业推广策划或项目设计
(2)研究论文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推广、农业和农村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 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管理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2)攻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本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来自农业生产或管理一线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南京农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