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创建于1952年,1981年获准为硕士学位点,1986年获准为博士学位点,1998年设立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2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研究条件:本专业所在学科设有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持续农业研究中心、农村区域发展研究所、农业生态技术研究室等科研机构。拥有高水平的作物生理实验室、作物生态实验室、农业信息技术实验室、以及现代化作物学教学实验室,实验室仪器先进、设施完善,拥有10万元以上仪器10台(套),万元以上仪器76台;建有温(网)室3000m2,实验基地12个,配备了完整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文献检索系统,各种仪器设备价值500万元以上。
研究方向:①作物生理生化、②作物生态学、③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④耕作制度、⑤作物系统模拟、⑥精确农业与数字农业、⑦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⑧设施农业技术。
①作物生理生化:运用现代作物生理学、生化学方法与技术,研究与主要农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解释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探讨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与抗(耐)非生物胁迫生产的技术途径。
②作物生态学:研究作物与环境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号传递的关系,生态环境对作物生理过程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作物生态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反应及改造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理论。
③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和基因型的关系,探讨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性生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④耕作制度:研究高效优质安全耕作制度设计原理和分析评价方法、农田间套复种技术和模式、耕作制度和作物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等。
⑤作物系统模拟:研究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与作物环境(气候与土壤)模拟模型、作物管理知识模型及数字化和可视化农作系统模型。
⑥精确农业与数字农业:研究农作系统精确化和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系统,重点围绕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情监测预测、农作系统模拟与设计、农作系统控制与管理决策等。
⑦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研究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系统模拟及优化、生态农业评价分析指标等,以及可持续农作制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和设计等。
⑧设施农业技术:研究设施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设施作物栽培与设施环境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导师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获准设立有国家级特聘教授岗位,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9人,博士生导师全部具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1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7人(占68%),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多名。
主要成果:目前承担有国家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等80多项,在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SCI论文18篇)、著作20余部、省部级奖26项。学科与国外多所名牌大学建立有合作研究关系,先后派出和接受各种规格的访问学者数十人次。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