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寿添,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2001年7月在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8月-2009年8月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并获中科院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6月起在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多酸及金属-有机孔材料的无机合成研究,已在国际化学类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其中在化学类知名期刊JACS、Angew及Chem.Soc.Rev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十五篇,论文被引7000余次。曾获2010年“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入选2012年福建省“闽江学者”、2015年福建省“****”及国家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在本次报告中,郑寿添教授首先介绍了其主要研究方向和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他的课题组近年来在晶态结构的异金属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个方向:一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异金属化,尤其是运用4个C3轴和3个C4轴制备出笼套笼结构;二是多酸的异金属化,包括Sc3+、Ln3+、Zr4+等金属离子取代多酸;三是多酸-有机复合结构的研究。郑老师的报告讲述风趣,其新颖的实验思路开阔了大家的研究思路和视野,他希望在以后能把最重要的研究进展继续与大家交流分享,增进合作。最后,在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本次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