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美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位应修满至少50学分(1个学分大于等于16课时),其中实践类课程占60%以上。公共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不少于3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 学位课 ( 8 学分) |
由研究生部统一编号 |
政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2 |
1 |
|
|
外语 |
4 |
1 |
|
|
|
艺术原理 |
2 |
1 |
|
|
|
艺术综合基础 |
2 |
1-2 |
|
|
中国画 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中国画写生研究 |
4 |
1 |
|
|
中国画创作方法研究 |
4 |
2 |
|
|
|
中国画材料技法研究 |
4 |
1-2 |
|
|
|
中国传统画论研究 |
4 |
3 |
|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
中国画创作实践(一) |
4 |
3 |
|
|
|
中国画创作实践(二) |
4 |
4 |
|
|
|
中国画创作实践(三) |
4 |
5 |
|
|
|
毕业创作 |
5 |
6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西画 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绘画基础研究 |
4 |
1-2 |
|
|
|
材料技法研究 |
4 |
1-2 |
|
|
|
西画创作方法研究 |
4 |
2 |
|
|
|
西画创作实践(一) |
4 |
2 |
|
|
|
西画创作实践(二) |
4 |
3 |
|
|
|
西画创作实践(三) |
4 |
4 |
|
|
|
西画创作实践(四) |
4 |
5 |
|
|
|
毕业创作 |
5 |
6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书法 专业 必修课 (39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篆书 |
2 |
1 |
|
|
|
篆刻 |
2 |
1 |
|
|
|
行书 |
2 |
1 |
|
|
|
中国书法史 |
3 |
1 |
|
|
|
古代书论 |
3 |
2 |
|
|
|
草书 |
2 |
2 |
|
|
|
隶书 |
2 |
2 |
|
|
|
楷书 |
2 |
2 |
|
|
|
书法创作实践(一) |
4 |
2 |
|
|
|
书法创作实践(二) |
4 |
3 |
|
|
|
书法创作实践(三) |
4 |
4 |
|
|
|
毕业创作 |
4 |
6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专业 选修课 (14学分) |
|
中国美术史专题 |
2 |
1 |
|
|
西方美术史专题 |
2 |
2 |
|
|
|
中国画技法研究 |
2 |
1 |
|
|
|
色彩画研究 |
2 |
2 |
|
|
|
材料技法研究 |
2 |
1 |
|
|
|
书法篆刻创作研究 |
2 |
2 |
|
|
|
专业论文写作方法 |
2 |
2 |
|
六、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实践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
1、毕业作品是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展示,也是检验其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毕业作品中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力及创作技能是考核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及授予学位的首要标准。
2、毕业成绩以毕业作品为主,并结合毕业作品完成学位论文。艺术硕士学位论文是对本人创作实践进行的理论思考与阐述,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分明,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学位论文答辩与毕业展览同时进行。答辩委员会由5人及以上导师组成。答辩人在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并达到毕业作品及学位论文的规定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方可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七、毕业作品展览具体要求
中国画、西画、书法(篆刻)艺术等方向: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8幅,画幅大小由导师确认。
八、提交电子文档规定
除毕业展览外,学院要求每位艺术硕士研究生必须将本人的毕业作品(也可以选择部分非毕业作品之优秀者),按出版要求用数码技术拍摄一套,刻成光盘,上交研究生办公室存档(其中包括研究生本人生活照1~2张)。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计艺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位应修满至少50学分(1个学分大于等于16课时),其中实践类课程占60%以上。公共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不少于3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 学位课 ( 8 学分) |
由研究生部统一编号 |
政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2 |
1 |
|
|
外语 |
4 |
1 |
|
|
|
艺术原理 |
2 |
1 |
|
|
|
艺术综合基础 |
2 |
1-2 |
|
|
装饰艺术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中外装饰艺术史 |
2 |
1 |
|
|
|
基础图案 |
2 |
1 |
|
|
|
装饰素描 |
2 |
1 |
|
|
|
装饰色彩 |
2 |
1 |
|
|
|
传统装饰艺术实践 |
4 |
2 |
|
|
|
现代装饰艺术实践 |
4 |
2 |
|
|
|
综合材料实践 |
4 |
2 |
|
|
|
装饰设计(一) |
4 |
3 |
|
|
|
装饰设计(二)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装饰毕业设计 |
5 |
5-6 |
|
|
视觉传达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视传设计历史及理论研究 |
3 |
1 |
|
|
|
视觉传达设计专题实践(一) |
4 |
1 |
|
|
|
视觉传达设计专题实践(二) |
4 |
2 |
|
|
|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3 |
1 |
|
|
|
设计媒体技术实践 |
3 |
2 |
|
|
|
设计管理与市场策略研究 |
3 |
1 |
|
|
|
视传设计(一) |
4 |
3 |
|
|
|
视传设计(二)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视传毕业设计 |
5 |
5-6 |
|
|
环境设计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环境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
4 |
1 |
|
|
|
环境艺术设计专题实践(一) |
4 |
1 |
|
|
|
环境艺术设计专题实践(二) |
4 |
2 |
|
|
|
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 |
4 |
2 |
|
|
|
公共艺术作品 |
4 |
2 |
|
|
|
环境艺术设计(一) |
4 |
3 |
|
|
|
环境艺术设计(二)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环境艺术毕业设计 |
5 |
5-6 |
|
|
动画设计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动画台本设计研究 |
4 |
1 |
|
|
|
动画造型基础研究 |
4 |
1 |
|
|
|
动画背景设计研究 |
4 |
2 |
|
|
|
动画制作技术研究 |
4 |
2 |
|
|
|
动画艺术创作实践(一) |
4 |
2 |
|
|
|
动画艺术创作实践(二) |
4 |
3 |
|
|
|
动画艺术创作实践(三)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动画毕业创作 |
5 |
5-6 |
|
|
陶瓷设计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陶瓷艺术理论与历史研究 |
4 |
1 |
|
|
|
设计经典论著选读 |
4 |
1 |
|
|
|
陶瓷材料与工艺研究 |
4 |
1 |
|
|
|
陶瓷艺术专题研究 |
4 |
2 |
|
|
|
传统陶艺专题研究 |
4 |
2 |
|
|
|
陶瓷艺术设计(一) |
4 |
3 |
|
|
|
陶瓷艺术设计(二)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陶瓷艺术毕业设计 |
5 |
5-6 |
|
|
摄影艺术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艺术摄影发展研究 |
3 |
1 |
|
|
|
摄影设备及技术研究 |
4 |
1 |
|
|
|
摄影造型理论 |
3 |
2 |
|
|
|
影像创造及应用研究 |
3 |
2 |
|
|
|
摄影创作实践(一) |
4 |
1 |
|
|
|
摄影创作实践(二) |
4 |
2 |
|
|
|
摄影创作实践(三) |
4 |
3 |
|
|
|
摄影创作实践(四) |
4 |
4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摄影毕业创作 |
4 |
5-6 |
|
|
玩具设计 专业 必修课 (38学分) |
|
艺术创作原理研究 |
3 |
2 |
|
|
玩具造型设计研究 |
4 |
1 |
|
|
|
玩具材质表现艺术研究 |
3 |
1 |
|
|
|
机器人程序控制与研究 |
3 |
1 |
|
|
|
玩具品牌策划研究 |
3 |
2 |
|
|
|
玩具包装设计 |
2 |
2 |
|
|
|
玩具展示研究 |
2 |
2 |
|
|
|
玩具设计实践(一) |
4 |
3 |
|
|
|
玩具设计实践(二) |
4 |
4 |
|
|
|
玩具设计实践(三) |
4 |
5 |
|
|
|
毕业论文 |
2 |
6 |
|
|
|
玩具毕业设计 |
4 |
5-6 |
|
|
专业 选修课 (20学分) |
|
综合材料研究 |
2 |
2 |
|
|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2 |
1 |
|
|
|
设计媒体技术研究 |
2 |
2 |
|
|
|
公共艺术作品 |
2 |
2 |
|
|
|
动画台本设计研究 |
2 |
1 |
|
|
|
动画制作技术研究 |
2 |
2 |
|
|
|
陶瓷材料与工艺研究 |
2 |
1 |
|
|
|
陶瓷艺术专题研究 |
2 |
2 |
|
|
|
艺术摄影发展研究 |
2 |
1 |
|
|
|
摄影设备及技术研究 |
2 |
1 |
|
六、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实践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
1、毕业作品是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展示,也是检验其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毕业作品中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力及创作技能是考核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及授予学位的首要标准。
2、毕业成绩以毕业作品为主,并结合毕业作品完成学位论文。艺术硕士学位论文是对本人创作实践进行的理论思考与阐述,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分明,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学位论文答辩与毕业展览同时进行。答辩委员会由5人及以上导师组成。答辩人在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并达到毕业作品及学位论文的规定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方可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七、毕业作品展览具体要求
设计艺术类毕业作品应体现完整的设计意图与一定的理论思考。完成的设计应包括相应的调研、分析、说明及创意策划方案。原则上每位学生必须为毕业展览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其中应包含同一构思下的系列作品若干件。具体要求为:
1,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平面招贴设计、企业或品牌形象(V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网页设计等。总量不得少于10件,具体规格要求由导师确定。
2,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应提供实际工程方案或概念设计方案1~2套,含平面图、结构图、效果图以及模型或沙盘等,并附有展板及设计说明。具体规格、种类、数量与导师商定。
3,陶瓷艺术设计:包括日用陶瓷或艺术陶瓷作品1~2套,总数不少于10件(作品高度不超过1.0米,不低于0.2米)。
4,玩具设计:包括同一材质或不同材质的玩具设计作品1~2套,以实物为主,总量不得少于10件,并配以展板和设计说明。
5,动画设计:毕业作品应有不少于3分钟的动画片和一组静态动画造型展示(展板或模型),数量不少于5幅(件)。
6,摄影与媒体艺术:毕业作品应提交一组平面影像作品(不少于8幅),或一组动态影像作品(不少于5分钟)。
7,装饰艺术方向: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5幅。
八、提交电子文档规定
除毕业展览外,学院要求每位艺术硕士研究生必须将本人的毕业作品(也可以选择部分非毕业作品之优秀者),按出版要求用数码技术拍摄一套,刻成光盘,上交研究生办公室存档(其中包括研究生本人生活照1~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