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医科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06


刘军
学术学位硕导

--> 职称:副教授


学院:附属苏州医院
liujunphd@sina.cn

专业:重症医学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东区ICU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擅长ICU危重复杂病例的救治,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深入的研究,提出重视辩证思维在危重病诊疗中指导作用,倡导危重病抢救时间窗观念,主张对多器官衰竭患者应注重器官间功能相互影响,以“稳态”的方法调整各脏器功能,争取在病理状态下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临床上积累较丰富危重病诊疗经验。
鉴于免疫系统作为机体重要的功能系统及免疫炎症反应紊乱在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危重病相关免疫功能障碍”概念(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7): 484-486;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45): 3597-3600;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8): 205-208)。此外,近年主攻方向是危重病免疫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免疫功能监测和免疫调节研究。
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中华系列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12项;参与编写重症医学专著12部。
现任中国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重症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体外生命支持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全国委员、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第一届SAP血液净化学组委员、中国重症免疫研究协作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创伤损伤控制和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消化和营养学组副组长、苏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等。
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9,排名第一)、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9,排名第九)、苏州市预防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排名第一)、苏州市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8,排名第二)、苏州市医学新技术特等奖(2017,排名第一)和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排名第一)。
现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
现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苏州市姑苏卫生重点人才。








发表论文:
An unusual case of multiple subcutaneous large tophi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surviving casualties in the Kunshan “August 2” Explosion Accident: 40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昆山“8.2”爆炸事故伤员救治分析
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氯沙坦抑制肺DC活化在ALI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氯沙坦抑制肺Th1和Th17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急性肺损伤辅助性T细胞1和辅助性T细胞17失衡的研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新进展
急性肺损伤小鼠树突状细胞I-Ab/I-E表达的研究
急性肺损伤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
教材专著:
重症医学-2010
现代重症监护诊断与治疗
科研成果:
优秀论文二等奖
优秀论文一等奖
优秀论文三等奖
优秀论文三等奖
优秀论文二等奖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3M542578):《高表达炎症刹车信号-ALXR的MSC移植对ARDS修复作用研究》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 (1301005A):《骨髓来源MSC 通过调控 Treg 促急性肺损伤炎症消退机制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科技项目(Z201414):《ARDS新型炎症标记物筛选及风险预测价值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41175):《从炎症“刹车”关键信号分子LXA4 探讨 MSC调控ALI 炎症消退新机制》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YS201251):以肺树突状细胞为靶点阐明OXPL介导ALI新机制:TLR4/Myd88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2013NJZS50):《基于系统观探讨辩证思维在危重病临床医疗决策中的指导价值》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YS201569):基于炎症消退理论探讨MSC移植对ARDS肺损伤修复及机制研究
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09B_066Z):血管紧张素II诱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介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研究
相关话题/南京医科大学 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