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新闻中心讯】根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17年9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校材料学院陈登宇副教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1篇论文“Torrefaction of biomass stalk and its effect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yrolysis products”,同时入选了ESI全球“工程学”Top 1%高被引论文(Top 1% highly cited papers in the last 10 years)和TOP0.1%热点论文(Hot papers)。该论文自2015年11月在《Fuel》(影响因子4.601)第159卷上发表以来,在工程学领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本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等项目资助。此外,陈登宇副教授以第二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二单位发表的1篇论文也入选了ESI“工程学”高被引论文。该论文是“Determination of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palm kernel shell using TGA-FTIR and model-free integral methods”,发表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影响因子5.589)2015年89卷上。
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发表于10年内某学科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Top 1%以内的论文。ESI热点论文是指某学科最近2年内发表且在最近2个月总被引频次进入全球TOP0.1%的论文。ESI数据库设置了22个学科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对各个国家/地区的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ESI热点论文,标志着在该学科领域,我校教师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前沿影响力,对于提升我校ESI“工程学”国际排名、促进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陈登宇是我校2013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从事农林生物质的预处理和热解气化研究。近五年来(2012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1篇,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青年、面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面上);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梁希青年论文二等奖;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