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蔡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20


蔡浩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室内污染物传播与控制、建筑环境安全、室内热湿环境营造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被SCI和EI摘引60余篇次,其中SCI期刊论文近30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中科院SCI一区(影响因子排名前5%)国际期刊论文13篇。应美国NOVA出版社邀请撰写英文反恐通风专著1部,作为全书负责人和第1完成人出版译著2部,合作完成编著和译著各1部。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资助率约1/40)、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资助率约1/2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多项为国家级、部级和国际合作课题。
联系方式
:
E-mail: caihao@njtech.edu.cn
Websi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o_Cai17
研究兴趣
室内污染源/危险源定位(基于移动机器人和传感器网络方法)、室内污染物传播与控制、建筑环境安全与应急通风、室内热湿环境营造、地下空间环境与设备
个人经历
2018.6至今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暖通工程系,教授
2012.7~2018.6 陆**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人防工程系,副教授
2009.8~2011.8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后(第2期)(合作导师:李先庭教授)
2007.7~2009.7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后(第1期)(合作导师:李先庭教授)
2002.9~2007.5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博士(导师:龙惟定 教授)
1998.9~2001.7 陆**程大学,暖通空调专业,硕士(导师:缪小平 教授)
1993.9~1997.7 陆**程大学,暖通空调专业,本科
2001.7~2012.6 陆**程大学,军事环境工程系,助教,讲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CUS)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总参工程兵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人,《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等多个SCI国际期刊审稿人。
代表性科研项目(主持人)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受限空间中多个危险重气泄漏源的快速辨识问题研究”(蔡浩,项目编号:**,年限:2015.1至2018.12)。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有限传感器条件下室内污染源的实时辨识方法研究”(编号:**,年限:2010.1至2012.12)。
[3]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特别资助”项目:“复杂通风系统带回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的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编号:,年限:2010.4至2011.7)。
[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资助):“室内恒定及非恒定污染源的实时辨识方法研究”(编号:,年限:2008.04至2009.07)。
[5] 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受限空间中多个危险重气释放源的快速辨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BK**,年限:2013.07至2016.06)。
[6] 主持国家人防办下达课题:“XXX灾害应急评估方法”(项目负责人:蔡浩,陈志龙,年限:2013.1~2014.12)。
[7] 主持江苏省人防办下达课题:“XXX灾害的数值仿真及防范与应急对策研究”(2005.8至2008.8)。
[8] 主持陆**程大学预先研究基金课题:“变化边界条件下污染物在多个通风房间中动态分布的快速计算方法及应用”(编号:**,年限:2011.1至2012.12)。
[9] 主持陆**程大学铸城基金项目:“面向室外时变气流环境中危险气体泄漏源定位的多机器人主动嗅觉方法研究”(年限:2014.9至2016.12)。
[10] 主持陆**程大学人才培养项目:“首批百名青年英才培育基金”(共20人,年限:2013.1~2015.12),针对危险气体泄漏事件的灾害链演化机理、规律和防灾减灾策略开展预先研究。
代表性科研项目(研究骨干)
[1]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973项目:“燃(油)气泄漏爆燃灾害安全性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方秦,项目编号:2015CB058000,年限:2015.1~2019.8)在课题三“燃(油)气爆燃条件下工程结构的安全控制理论及关键技术”中承担子课题“燃(油)气泄漏源位置和强度信息的快速辨识方法”的研究。
[2]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二期延续资助:“侵彻冲击爆炸效应及防护研究”(负责人:方秦,项目编号:**,年限:2014.1~2016.12)在项目中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减灾的理论及应用”方向上,研究地下空间突发性危险气体泄漏源的快速辨识方法和技术。
[3]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侵彻冲击爆炸效应及防护研究”(负责人:方秦,项目编号:**,年限:2010.1~2013.12)。在项目中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减灾的理论及应用”方向上,研究地下空间突发性污染灾害(火灾、爆炸和中毒等)的综合防治。
[4] 作为研究骨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控制室内突发污染物传播的应急通风的控制策略研究”,(负责人:李先庭,编号:**,年限:2006.1-2008.12),排名3/13,负责突发污染物的传播规律,应急通风控制策略和评价方法,应急通风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5]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美国农业部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Advancing Onion Postharvest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by Multimodal Quality Sensing, Disease Control, and Waste Stream Management”(负责人:Changying Li,编号:2009-51181-06010,年限:2009.9至2012.8)。承担储藏室中洋葱腐烂过程标示气体的传播规律和腐烂洋葱的来源和强度辨识方法研究。
[6]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建筑室内化学污染综合控制和改善技术研究及试点工程”,(负责人:李先庭,项目编号:2006BAJ02A08-7-2,年限:2006.10-2010.12),主要承担不同净化技术和气流组织条件下室内化学污染物对流扩散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7]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际合作课题:日本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建筑卫生部,“亚洲国家SARS后对空调系统采取措施的调查(中国在SARS后对空调系统采取措施的调查)”,(负责人:龙惟定,年限:2004.7至2005.7),负责现场测试组织和测试数据分析。
[8]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合作课题:“超大跨度洁净厂房室内环境数值模拟分析”,(负责人:李先庭,年限:2007.12至2008.12),为项目第2完成人,负责超大跨度洁净厂房气流组织和颗粒污染物传播规律的理论和数值研究,该项目成功地解决了目前亚洲跨度最大的洁净厂房内的气流组织难题。
代表性学术著作
[1] Li X, Cai H, Zhao L. Antiterrorist emergency ventilation: system, strategy and decision-making[M]. New York, USA: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9 (ISBN: 978-1-60741-041-6) 受美国NOVA出版社邀请,撰写英文反恐专著一部。系统地论述了生化恐怖袭击背景下,室内污染物扩散过程的快速计算方法,人员暴露剂量评价,应急策略优化和应急通风系统设计等问题。
[2] Kowalski W J. 免疫建筑综合技术[M]. 蔡浩,王晋生,等译.龙惟定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ISBN: )(译著,为全书负责人和第一完成人,篇幅65万字)。
[3]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建筑物防御潜在恐怖袭击参考手册 [M]. 蔡浩,沈蔚,缪小平,等译.方向,李先庭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ISBN: 978-7-118-07415-4)(译著,为全书负责人和第一完成人,篇幅31.2万字)
[4] 王明洋,宋春明,蔡浩.地下空间防爆与防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ISBN: 978-7-5608-5662-9)(编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入选项目;篇幅26.2万字)
[5] Awbi Hazim B..建筑通风[M].李先庭,赵彬,邵晓亮,蔡浩,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ISBN: 978-7-111-33236-7) (译著,篇幅58.6万字)
代表性国际期刊论文(10篇,*为通讯作者)
[1] Cai H, Long W, Li X*, Kong L, Xiong S. Decision analysis of emergency ventilation and evacuation strategies against suddenly released contaminant indoors by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source location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8(1–3): 101–114,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10.01.049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7.650, SCI, EI)
[2] Feng Q, Cai H*, Li F*, Liu X, Liu S, Xu J.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locating time-varying indoor particle source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47: 146–157,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8.10.008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ESI 高被引论文)
[3] Yang Y, Zhang B, Feng Q, Cai H*, Jiang M, Zhou K, Li F, Liu S, Li X. Towards locating time-varying indoor particle sources: Development of two multi-robot olfaction methods based on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66: 106413,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9.106413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4] Feng Q, Zhang C, Lu J, Cai H*, Chen Z, Yang Y, Li F, Li X. Source localization in dynamic indoor environments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multi-robot olfaction method[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61: 106228,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9.106228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5] Liu X, Li F*, Cai H*, Zhang K, Liu J, Xu J, Li X. Dynamical source term estimation in a multi-compartment building under time-varying airflow[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60: 106162,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9.106162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6] Yang Y, Feng Q, Cai H*, Xu J*, Li F, Deng Z, Yan C, Li X.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ree single-robot active olfaction algorithms for locating contaminant source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with no strong airflow[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55: 320–333,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9.03.043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7] Feng Q, Cai H*, Chen Z, Yang Y, Lu J, Li F, Xu J, Li X.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comprehens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locating contaminant sources in dynamic indoor environm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9, 196: 145–156, https://doi.org/10.1016/j.enbuild.2019.03.032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495, SCI, EI)
[8] Chen Y, Cai H*, Chen Z*, Feng Q. Using multi-robot active olfaction method to locate time-varying contaminant source in indoor environment[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7, 118: 101–112,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7.03.030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9] Cai H, Li X*, Chen Z, Wang M.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le constantly-released contaminant source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with unknown release time[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 81(0): 7–19,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14.06.006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10] Cai H, Long W, Li X*, Barker D. Evaluating emergency ventilation strategies under different contaminant source locations and evacuation modes by efficiency factor of contaminant source (EFC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2): 485–497,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09.07.005 (中科院SCI一区, 2018影响因子: 4.820, SCI, EI)
代表性国内期刊论文(10篇,*为通讯作者)
[1] 陈一村,蔡浩*,陈志龙,奉祁林,赵旭东.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室内时变污染源定位方法[J].环境工程.2016,34(10):142–146
[2] 蔡浩*,龙惟定,李先庭.突发事件中人员疏散准备阶段污染物暴露风险的评价方法[J].暖通空调.2008,38(增刊):119–124
[3] 蔡浩*,郭鹏,裴仁清,缪小平,耿世彬.防护工程柴油机排烟静电净化及降温设备研制[J].防护工程.2008,30(1):39–44
[4] 蔡浩*,龙惟定,李先庭,程宝义.空气传播的生化袭击与建筑环境安全(5):有效因子--以人为本的通风效果评价新指标[J].暖通空调.2007,37(7):40–43
[5] 蔡浩*,龙惟定,程宝义.空气传播的生化袭击与建筑环境安全(4):计算室内人员暴露剂量的暴露单元及其分层模型[J].暖通空调.2007,37(2):42–45
[6] 蔡浩*,龙惟定,程宝义.空气传播的生化袭击与建筑环境安全(3):生化毒剂的剂量-反应关系[J].暖通空调.2006,36(8):42–46
[7] 蔡浩*,黄保民,朱培根,朱建章.高速铁路列车检修库热风系统数值模拟与改进[J].暖通空调.2006,36(10):8–13
[8] 蔡浩*,龙惟定,王晋生,朱培根,程宝义.空气传播的生化袭击与建筑环境安全(1):综述[J].暖通空调.2005,35(1):42–47
[9] 蔡浩*,龙惟定,谭洪卫,朱培根,王晋生,程宝义.空气传播的生化袭击与建筑环境安全(2):典型生化袭击场景的分析与评价[J].暖通空调.2005,35(2):52–57
[10] 蔡浩*,朱培根,谭洪卫,王恩丞,龙惟定.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与优化[J].流体机械.2004,32(12):27–30

(以上数据截止201911月)
相关话题/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