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沈岳松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20

基本信息
姓 名 沈岳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1年11月
籍 贯 安徽望江
职 称 研究员
E-mail shenyuesong@njtech.edu.cn
工作地点 材料学院学科楼A405室
学缘情况和工作经历
2017.11—至 今 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员
2013.10—2017.11 南京工业大学 副研究员
2011.05—2012.05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博士后
2010.06—2013.10 南京工业大学 助理研究员
2007.09—2010.06 南京工业大学 博士
2005.09—2007.06 南京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2001.09—2005.06 安徽理工大学 学士(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脱硝新材料与新技术、环境与能源催化材料、大气污染治理新材料、结构催化学、有机废料制氢及合成碳纳米管、储/传热熔盐、固废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承担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节能环保B类)、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校人才培育自选课题1项,以及企业委托课题多项;参与承担美国能源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计划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工业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石化省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以及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指导研究生省级创新工程项目3项,指导本科生创新项目省级重点3项、一般类2项及指导类2项,校级多项。 学术荣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创业南京”、“创聚江宁”高层次创业人才,南工英才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江苏省环保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成果奖励:曾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2019)、IFAM青年科学家奖(2018)、南工精英九思奖(2017)、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1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等。 申请PCT2件、发明专利54件,其中授权32件;在Journal of Materials ASmal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Materials & Design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提出了结构缺陷引发复合氧化物同时存在BronstedLewis酸性位的新假说。研发的环境友好型稀土基脱硝催化剂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烟气脱硝无毒催化剂技术的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建材鉴字[2011]第008 号)”,入选《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环保技术(2016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年版)》及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被国家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工信部联合指定为钒基脱硝催化剂的替代品(2016),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高水平代表性论文
[1] Component 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Ce-Sn-W-Ba-Ox/TiO2in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ammonia[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0, 512: 145757(1-15). [2]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waste V2O5-based deNOx catalyst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formaldehyde and water via steam reforming[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381, 120934(1-11). [3] Novel W-Zr-Ox/TiO2 catalyst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NH3 at high temperature[J]. Catalysis Today, 2019, https://doi.org/10.1016/j.cattod.2019.06.045 [4] NaCl Induced Nickel-Cobalt Inverse Spinel Structure for Boosting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Ethyl Acetate and Water[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 1700-1710. [5] Key Role of Lanthanum Oxychloride: Promotional Effects of Lanthanum in NiLaOy/NaCl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Ethyl Acetate and Water[J]. Small, 2018, 14(34): 927-936. [6] Heteroatom-Doped Graphene for Efficient NO Decomposition by Metal-Free Catalysis[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8, 10(42): 36202-36210. [7]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via autothermal reforming of ethyl acetate[J], Materials & Design, 2018,141: 150-158. [8] Pyridinic N: A special group for enhancing direct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NO over N-doped porous carbon[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018, 265: 98-103. [9] Synergetic removal of elemental mercury and NO over TiCe0.25Sn0.25Ox catalysts from flue gas: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study[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 360: 990-1002. [10] Autothermal reforming of ethyl acetat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over Ni3La7Oy/Al2O3 catalyst. 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 2017, 146: 34-42.





相关话题/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