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27
王曙光,男,1972年1月生,江苏阜宁人。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选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2010年,入选南京工业大学首届“工大才俊”高层次人才。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兼任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专家。?受教育经历1988/09–1992/06,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1992/09–1995/06,东南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工学硕士。1995/09–1999/06,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研究工作经历1999/07–2002/06,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2002/07–2007/06,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2005/08–2006/08,日本藤田技术中心,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研究。2007/07至今,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承担的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编号项目来源起止年月负责内容大跨隔震结构在多维多点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与性能评价(511782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5.12主持动态服役环境中的地下结构材料全寿命期性能演化机理(2011CB0138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11-2016.10学术骨干大型商业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BAJ06B0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01-2015.12参加高烈度区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隔减震技术(2012BAJ07B0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01-2015.12参加多维多点地震动模型研究及其对大跨隔震结构的影响分析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2012.06-2014.06主持高层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性能设计方法(50608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01-2009.12主持采用新型材料的填充墙抗震技术研究(2009BAJ28B0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9.01-2012.12主持新型高层筒体内部连接消能结构体系的减震机理和设计方法(苏人通[2008]329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09.01-2011.12主持适合砌体类墙体自保温技术应用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江苏省建筑节能专项资金2010.09-2011.12主持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政策与标准体系研究(2006BA27JB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01-2010.12参加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CA007)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01-2010.06参加基于随机地震反应的隔震结构性能设计方法研究(建设部,防灾应急12)建设部科研专题项目2008.01-2009.12参加内部连接消能减震高层筒体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JS200617)江苏省建设厅科技项目2006.10-2008.10主持大跨桥梁阻尼消能减振技术研究(50378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01-2006.12参加隔震技术在文物古迹建筑修复、加固中的应用研究(BS2002047)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2002.10-2005.10主持无锡苏宁广场北塔和南塔动力弹塑性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估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04-2009.10主持南京德基广场二期结构弹塑性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01-2009.12主持南京江东软件城ITO园区E08地块塔楼一和塔楼二动力弹塑性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估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10.04-2010.07主持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行政信息楼弹塑性分析及振动台试验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09.10-2010.12主持常州武进万达广场项目结构弹塑性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2.01-2012.12主持?代表性论文论著[1]王曙光,苗启松,刘金龙,刘伟庆,杜东升.砌体结构外套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加固及隔震加层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11):99-106[2]HaiWang,WeiqingLiu,DingZhou,ShuguangWang,DongshengDu.LumpedparametermodeloffoundationsbasedoncomplexChebyshevpolynomialfraction.SoilDynamicsandEarthquakeEngineering.2013,50(1):192-203[3]钟栋青,王曙光,刘伟庆.连续梁桥纵向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1):147-152[4]薛俊伟,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基于场地效应的地震动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1):16-23[5]王海,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李昌平.土-结构相互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损伤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10):53-60[6]王曙光,陆伟东,刘伟庆,孙臻.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基础隔震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振动与冲击,2011,30(11):260-265[7]孙臻,王曙光,王赟玉,刘伟庆.高层隔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动力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12):210-216[8]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章征涛.粘滞流体阻尼墙在高层结构减震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0,31(09):87-94[9]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孙臻.高层建筑组合隔震的设计方法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2010,40(05):1039-1046[10]徐晓珂;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不同连梁跨高比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I):54-60[11]唐俊华;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常州东经120主题公园景观塔MTMD风振控制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I):243-248[12]王海;周叮;王曙光.人-梁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5):14-20[13]王曙光,杜东升,刘伟庆,冯德民.隔震结构不同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改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Vol.30(03):112-119[14]王曙光,杜东升,刘伟庆.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1(01):71-77[15]王曙光,刘伟庆,徐秀丽,钟栋青.大跨连续梁桥纵向消能减震振动台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05):54-59[16]王曙光,刘伟庆,王文斌,王仁贵.大型海中平台结构消能减振设计方法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6):41-46?科研与教学奖励[1]周福霖,刘伟庆,谭平,吴波,黄襄云,苏经宇,魏陆顺,王曙光,沈朝勇,崔杰.大型复杂结构隔震减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11[2]刘伟庆,苏经宇,王曙光,曾德民,冯德民,徐秀丽,裴友法,杜东升,赵亚敏,马东辉,陆伟东,王惠强,许彦龙.高层建筑隔震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及装置产业化开发.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01[3]左江,章征涛,夏长春,樊嵘,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宿迁海关业务技术综合楼.中国建筑学会,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2011.12[4]李巧生,侯宝科,陆开俊,刘伟庆,方海,刘影,王曙光,赵提纲,姚海东.东南沿海导弹阵地抢建抢修复合道路垫板的研制与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09[5]戴雅萍,刘伟庆,王曙光,袁雪芬,赵宏康,韩晓健,陶英容.高层建筑带箱式转换层结构的研究与应用.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10[6]刘伟庆,王曙光,魏琏,周有根,陆伟东,董军,曾波.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新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12[7]曾波,刘伟庆,王曙光,葛卫.宿迁市府苑小区C座综合楼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二等奖,2005.12[8]《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2004.08,排名第4?获专利情况[1]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姜昕.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2011.11,ZL201010556734.X[2]王曙光,吴刚,毛蓉方.一种柔性耗能框架填充墙,2011.12,ZL201110454836.5[2]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姜昕.墙型软钢弯曲耗能阻尼器,2011.11,ZL201010556733.5[4]王曙光,吴刚,毛蓉方.一种新型复合隔墙板及其生产工艺,2011.12,ZL201110454837.X[5]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刘锋.剪切弯曲组合型分阶段屈服软钢阻尼器,2012.05,ZL201210143138.8?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新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联系方式Email:720108@vip.sina.comTel:025-5813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