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宋学锋、副校长乔均会见王干教授

王干教授讲座现场

新闻学院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新闻学院供图
9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小说选刊》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王干教授在仙林校区德业楼115教室作了题为“人生与写作”的讲座。讲座前,校长宋学锋、副校长乔均会见了王干教授。讲座由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亚芳主持,新闻学院部分教师及2017级全体同学聆听了讲座。
王干教授以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为例,阐释了人生的复杂性,提出了“写作是人生的艺术再造”的观点。就年轻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问题,他提出了“化学反应”的四字建议,其中,“化”指的是化用经典、叙述多有变化;“学”指的是多向经典、社会、自己学习,以提升叙述能力;“反”指的是在创作中多用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并尝试用“反讽”的技巧冷静剖析人生;“应”指的是在文学创作与发表时,学会甄别杂志风格、平台特色,选择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发表途径。
讲座过程中,王干教授结合自己阅读经典作品的感受,深入浅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对中西经典发表了透彻而新颖的见解。他勉励广大同学广泛阅读,活出精彩,勤加创作,最终使自己的人生有机会实现艺术化的再造。
(新闻学院)